2022年4月底,越城已经全面构建了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文明实践体系,文明实践实体运作也实现了窗口化、功能化、市场化建设体系,形成了自上而下、层层联动的工作局面。并将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志愿服务礼遇体系和文明实践品牌培育体系,不断推动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工作向基层延伸、向民间拓展、向家庭覆盖,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理念深入千家万户。
2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每月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不少于2800场。多形式开展“做文明有礼越城人”系列文艺巡演、“十大文明好习惯 我们一起来践行”活动、“雷锋广场”志愿服务活动、随“首”礼公益集市暨“随首礼幸福列车”活动300余场次,线上线下辐射群众30多万人次。
越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上,“随首礼”特色品牌公益集市成立两年以来,已开展活动17场,累计1500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上万群众在这里得到了所需的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又开展了“幸福列车”越地行品牌,采用流动服务形式赴镇街开展公益集市实践活动,已走进皋埠街道坝头山村等7个乡村。越城以“浙江有礼・幸福越城”区域品牌打造为抓手,集成“随手礼”“北海邻里”“老吴热线”等“1+17+N”文明品牌矩阵,探索推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名人广场、阳明公园等“有礼广场”“有礼公园”建设。依托覆盖全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全民反诈 青力同行”“踏书寻香·悦见远方”等群众性公益活动1500余场次,参与群众10万余人次。
“我和很多志愿者,不是在做志愿服务,就是在组织联系志愿服务的路上。”稽山街道秀水社区益启爱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朱月茶退休后,拉起了“为人民服务”的队伍,目前有118位志愿者,队伍中退休医生朱国香等10多人都像她一样,把志愿服务当作“上班”一样的正事。“几乎每周都会进社区做志愿服务,像塘南社区湾溇公寓这样偏一点的老旧小区,由于老年群体多,对保健、理发等志愿需求更为强烈,我们加大了服务频率,有时一个月左右就会去一次。”
目前越城有注册志愿者22万人,其中活跃志愿者14万人,他们依托2999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服务。越城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有一个共同的家——越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民每天可以走进这幢大楼,享受各支志愿服务队提供的不同公益服务,如周一的“明鑫心理”积极心理学读书会,周五“巴特林”心理辅导课,礼遇志愿者生日会等。
目前,越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联合7所属地高校,创设文明实践班22个,新培育高校青年志愿者500余名,推动实践班与敬老院、行政村定向结对。越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从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到文明实践志愿队伍的发展,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片,形成了完善、密集的全民志愿文明共行网络。2023年全区新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信用总时数165.2万小时。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