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共建文明城市

2024-04-06 10:35

来源:

“云中之松,郁郁苍苍。”走进鉴湖街道坡塘村云松自然村,你会发现这里不仅风景美、村貌靓,还有让人备感舒适的“精神浸润”。脸上洋溢着幸福感的村民,村里书房、博物馆的书卷气、艺术范,一起营造了让人流连忘返的文明底色。

坡塘村最近被评为了省文明村。“精神富裕比物质富裕更重要,现在我们村民经济条件都不错,提升幸福感,文明创建是抓手。”村党委书记罗国海告诉记者,村里有与越城区图书馆共建的树兰书房,也有乡贤寿林芬个人出资改建自家老屋,为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陈平原、夏晓虹夫妇而设的“平原书房”。此外,还开设有乡村博物馆、乡村艺术馆。为了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村里请了驻村艺术家,如中国曲艺牡丹奖获得者陈祥平驻村教唱莲花落,学员已发展到60多位村民;还有书画家驻村,为喜爱书画的村民指导,还打算办村民书画展。坡塘村“文化赋能 协同育人”艺术家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受众超4.5万人次,让奉献之美、担当之美在青年群体中绽放。

无论乡村还是社区,在整个越城,处处都能看到全民参与共建文明的现象。

在书圣故里,99岁的爷爷章谷形不仅为书圣故里写了“文明公约”,每天还义务巡街,发现不文明现象就会加以劝导。每天为书圣故里送报纸的投递员说,这里有一个“细小又让人感动的文明现象”,这位章爷爷是《绍兴日报》《绍兴晚报》创建以来的老订户,他每天都主动迎上来,从送报人手中接过报纸。在老爷爷的文明示范下,周围邻里看到送报员一下车,都会主动上来接报纸,并连声说“谢谢”。

“在书圣故里,社区居民成了生动的风景线。生活在景区里,景社相映生辉、共生共荣。”书圣故里社区主任汤丽英告诉记者,社区党委、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群众四方合力,培育发展了6大类36支备案社会组织,打造了“党建梦工坊”“宜居新家园”“商贸益联盟”“快乐大转盘”“邻里守望岗”五大品牌,大大地推动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深入化、广泛化。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等送温暖,在“垃圾分类”“宜居生活”“居民矛盾调解”“生活帮扶”等方面都能见到文明的身影,让社区的每一个人充满了获得感、责任感,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性互动。

越城电工鲁江锋,带领抢修班团队累计完成30多万次抢修服务和4万多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鲁师傅。大批如鲁江锋一样的电工,踊跃加入文明实践志愿者队伍。2023年5月25日,绍兴市鲁师傅光明志愿服务中心成立,以“弘扬志愿精神,温暖万家灯火”为使命,发起、开展了“牦牛背上的电站”、“幸福社·越享家”、“平安课堂”科普讲座、亚运保电、爱心助考、贫困捐助等一系列公益项目。电力文明单位越城供电分公司等2000多名越城电工志愿者,成立了首个越城区志愿协会分会——电力志愿者分会。

“全区文明单位与文明村结对共建,文明单位与社区共建,丰富创建内涵,拓展共建领域,树立了行业新风。”越城区文明办创建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越城,不仅仅人人成为文明的风景线,每一家单位、每一个社会组织也加入了共建文明的“合唱队”。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