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拧开水龙头,清水就‘哗啦啦’地流出来,方便多了!”4月3日上午,正在洗菜的新昌县澄潭街道里遁山村兴旺自然村村民陈菊妃说起农村供水工程改造提升带来的变化,打心眼里高兴。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绍兴多山地丘陵,受地形条件等限制,部分群众散居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城市、乡镇水厂不能完全覆盖,需要单村水站来保障供水。但单村水站在运行中,存在水源保障不够稳定、口感欠佳、管理水平不高、投入保障不足等问题。
建立健全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全链条全过程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2023年,全省农村供水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行动全面启动。我市积极行动,将单村水站改造提升作为深化“千万工程”、助推“两个先行”的重要举措全力推进。今年以来,我市紧抓工程开工率,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
根据省水利厅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作及2024年省政府民生实事的总体部署,我市单村水站改造提升总任务888座,2024年计划完成635座。截至目前,已开工879座,开工率98.9%。其中新建改建类单村水站开工318座,开工率99%;覆盖替代类单村水站开工124座,开工率95.4%;巩固提升类单村水站开工437座,开工率100%。
为加快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作,全市已落实资金6.75亿元。同时,各级相关部门抓紧做好用地用电保障。用地方面,5个有单村水站改造任务的区、县(市)均已积极对接自然资源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地类调查,协同推进单村水站用地审批工作。用电方面,未通电的水站正在与电力部门合力推进接电工作,计划今年年底全部完成通电。
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实施周晾晒、旬分析、月调度机制,定期开展工作通报,加快水站施工进度,深化长效管护机制,不断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
日前,浙江精工国际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获得全国权威认证机构——中环联合认证中心(CEC)颁发的“零碳工厂”认证证书,标志着精工钢构集团旗下及浙江省建筑行业首座“零碳工厂”正式诞生。图为公司的智能化绿色制造车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