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天姥山:“高颜值”带来“溢出效应”

2024-04-05 11:59

来源:

4月1日,新昌县儒岙镇会墅岭村兢山自然村村民王国春一行4人来到该镇市场监督管理所,为即将开业的民宿办理营业执照。“这两年,天姥山景区游客不断增加,我们山下的村子也获益不少。来的人多了,我们就把农房改成民宿,希望借此增加点收入。”王国春说。

两年前,规划许久的天姥山景区开园,兢山自然村建起观景台,站在这里,抬眼就能看见李白诗中“日月照耀金银台”的一幕,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绝佳取景地。兢山这个以柿子闻名的自然村,也从以前只在秋天热闹一季,变成了四季游客不断。“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54万余元增加至84万余元,家家户户靠卖柿子、大佛龙井、小京生等农产品增收。”会墅岭村党支部书记李焕秋说。

在天姥山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景村联动”的理念贯穿始终。“景区的效益要往上提,周边村子的发展也不能落下。”新昌县天姥山文化旅游发展中心主任梁棵介绍,围绕天姥山这个大IP,景区坚持在山上布业态提品质,在山下夯基础扩容量,借助天姥山的溢出效应,千方百计为周边乡村引流,实现山上山下协同发展。

根据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景区深入挖掘诗路元素,规划布局了“天姥十景”,将原本散落在山上山下的景观串连成线,推出富有文化气息的游线。位于天姥山腹地的桃源古村便是“十景”之一,因刘阮遇仙的爱情故事而闻名,至今还保留着刘阮庙、采药径、迎仙桥等古迹,引得青年男女纷至沓来。借助天姥山的溢出流量,村里引进了“刘门山”微度假文旅综合体项目,集中打造5家品牌民宿,设置咖啡吧、书吧及文创、非遗等功能分区。“寻梦天姥”项目也在村里落地,自去年4月部分投运后,举办了农耕文化传播、田园作物讲堂等一系列主题研学项目,目前已接待研学游客人超过2万人次。

天姥山景区还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先后举办骑行、露营、徒步等户外活动,帮助周边乡村聚拢人气、增加曝光度,带动当地农产品和特色小吃销售。在去年的山地自行车骑行活动中,儒岙镇一家牛肉制品加工厂仅半天的销售额就超过3万元;在“天姥迎春”新春六天乐活动中,景区邀请当地手艺人到新春集市设摊,粽子、麻糍、糖画等摊位日均销售额超过4000元;每逢景区重大活动,儒岙镇上的老街总是游人如织,春饼、汤包等摊位前经常排着长队……

“背靠青山,就是背靠‘金山’。”儒岙镇党委书记魏张弦说,随着新昌进入高铁时代和104国道新昌荘前至关岭段改建,天姥山的人气有望进一步提升,地处核心区的儒岙镇也将持续深化景村联动,借助景区溢出效应加快乡村振兴和村民共富。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谢兴财 编辑:邵正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