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城区鉴湖街道举行“忆画中狂士,绘谢墅之春”缅怀陈洪绶先生系列活动,越城区美术家协会的20余名画家一起走进鉴湖街道谢墅村,开展一场与陈洪绶先生的跨时空“对画”。
陈洪绶
与谢墅村的渊源
陈洪绶的缅怀活动,为什么会选在谢墅村?这还得从谢墅村和陈洪绶的渊源说起。
陈洪绶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诸暨枫桥人,字章侯,号老莲,工诗文,善书画。无论是人物、花鸟、山水和竹石等,都富有创新精神,是一位独具风采的绘画大师。他的人物画,善于表现人物内在精神,描绘对象的风度和气质。他的版画艺术,在中国版画史上独具成就,所创作的《九歌图》《〈西厢记〉插图》《水浒叶子》等,广为流传。张岱在《石匮书》中把陈洪绶列于“妙艺列传”,称他“笔下奇崛遒劲,直追古人”。明亡后,陈洪绶在绍兴云门寺削发为僧。清顺治九年(1652),陈洪绶在绍兴去世。
陈洪绶墓葬地,位于谢墅村官山岙秦望陵园东面,即现在的绍兴望秦山公墓旁。据乾隆《绍兴府志》记载:陈洪绶墓“在谢墅官山岙横棚岭下”。其裔孙分别于乾隆六十年(1795)、光绪辛丑(1901)重修。1963年,陈洪绶墓被公布为省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998年,其墓两次被整修。
如何弘扬陈洪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扛起发扬传统优秀文化的责任?鉴湖街道事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胡美丽说,基于谢墅村的文化底蕴,经过多方牵线搭桥,越城区美协创作基地落户谢墅村。这也是该协会今年第一个“艺术乡建”单位。“有了基地,可以带动更多艺术家来此采风创作,通过艺术的形式宣传乡村共富、文化赋能成果。”
“对画”对出人气名气
本次活动,也是“古城青春季”系列活动之一。现场,来自越城区美术家协会的20余名画家与陈洪绶跨时空“对画”,创造出一幅幅展示人性和共性的艺术作品。区美术家协会主席沈伟与绍兴文理学院的李俊教授相互合作,一幅《陈洪绶纳凉图》跃然纸上;秘书长尹科伟现场手绘菊花、芭蕉“双清图”……
“这么多名家聚集一堂现场作画,谢墅村好久没有这么热闹了!”该村工作人员王珏说,期待谢墅村能为画家们带来更多创作灵感。
名人“对画”,带来的是人气和名气。沈伟说,此次采风让他们了解到谢墅村深厚的人文底蕴,其周边还有王冕晚年隐居地、香炉峰、鸟窠寺等人文自然资源,文化优势明显。因此,通过活动,把本地画家们带进来,甚至把外地书画家引进来,释放更大创作潜力。
鉴湖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两年街道对陈洪绶墓地周边进行了提升改造,还派专人定期打扫,每年总有不少文史爱好者前来拜谒。下一步,街道将借助这个艺术乡建基地,开展一系列名人文化活动,进一步打响谢墅村这一省级文保点的名气。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汤桂平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