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继续走在公益之路上 让更多人看到社会正能量 ——记2024年第一季度“绍兴好人”赵新新

2024-04-03 19:03

来源:

赵新新供职于国网嵊州巿供电公司调控分中心,他也是嵊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创建者之一。十多年来,他参与过多项应急救援任务,突发事件应急演练、防溺水宣传、救生杆安装、黄手环宣传、应急救援技能比赛等,转移遇险群众160余人,搜救失联人员30余人,抢救落水人员20余人。近日,赵新新被评为2024年第一季度“绍兴好人”。

“加油,快跑,冲进18秒。”3月29日下午,当记者来到剡溪旁的美妙三公里时,看到赵新新正带领救援队的队员们参加一年一次的救援考核测试。队员们负重30公斤,进行50米折返跑,绝大多数人都能跑进20秒。

赵新新个子高高的,说话腼腆含蓄。作为领队的他虽然不用参加考核,但是兴奋又紧张。“男的要求负重30公斤,跑进30秒,女的是负重20公斤。虽然考核难度不大,但我对他们的要求还是得加码,只有本领过硬,才能在救援时保障自身和被救者的生命安全。”

“出任务的时候,他就是我们的主心骨,总是冲在第一线。”救援队队员邢伟民负责每次救援任务、训练任务以及各种比赛的记录,谈起赵新新,他有着很肯定的评价,“他的专业技能非常过硬,对各类装备也非常熟悉,是很多队员的榜样。”

作为救援队的创建者之一,赵新新深知熟练掌握救援技能的重要性,多年来,他经过大量艰苦的训练,先后获得“红十字应急救护员”“水域急流救援教官”“山地救援培训指导师”等证书,入选“绍兴市社会应急力量协会应急救援专家”,并积极组织技术培训,救援队在绍兴市历年组织的各项救援比赛中,成绩均名列前茅,在“全国首届社会应急力量技能竞赛”团队比赛中,作为绍兴市唯一代表队,获得了省级队伍参赛的资格。

刻苦努力的训练,在关键时刻总能发挥作用。

2022年6月17日,在我市秀峰山的悬崖峭壁之间上演了一场生死救援。当日16时许,秀峰山龙潭坑附近,两名男子坠崖受伤被困。据测定,悬崖高度达到了令人恐惧的100米左右。接到求助信息后,赵新新带领应急救援队第一个赶到现场。由于山路狭小崖壁高深,大型起吊器械不能使用,赵新新只能带领队员们以公路围栏和车辆做锚点,用绳降的方法进行峡谷搜寻。被困者被发现时,因落水受伤加上内心恐惧,情况已十分危急。经过多方商讨,救援人员决定采用提吊转运的方式转移被困者。

作为悬崖救援的主力之一,赵新新用安全绳将被困者和自己绑在一起,把自己作为“肉垫”,保护被困者慢慢往上爬。经过五个小时的不懈努力,受困人员成功脱险。由于多次上下往返悬崖,赵新新被崖壁上突出的岩石剐蹭,身上满是伤痕和淤青。

从一名电力员工到一名能飞檐走壁的救援“超人”,谈及从事公益救援事业的缘由,赵新新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我是一名登山爱好者,2009年左右,随着户外运动兴起,登山人群越来越庞大,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此,我经过认真思考,决定利用自己对当地环境熟悉的优势,成立了登山协会救援队。”赵新新告诉记者,他们发动登山协会的会员研究本地山川河流分布,对一些特别险要的地方及登山者经常活动的区域进行了重点关注。此外,还邀请红十字会讲师来传授应急救援技能,系统地学习了外伤包扎、内伤初检、骨折处理、心肺复苏和心理疏导等专业救援技能。

除了户外救援,在一段时间里,老人跌倒后“碰瓷”的新闻频频在各种新闻媒体中报道。面对这些,赵新新有了新的思考,“公益救援需要辐射到更多人群”。在经过和当地红十字会沟通,并得到支持后,他和几个骨干一起注册成立了“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服务面进一步拓展,不仅面向登山爱好者,更是面向整个社会,向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

红十字应急救援队成立后,赵新新和队员们根据我市江河溪流多,溺水事故易发的现状,创新开展了“进校园防溺水宣传”“一圈一杆一绳”项目。每年暑假来临前,他们都会组织队员进我市各个校园进行防溺水宣传,同时在全市各江流深溪旁、山塘水库边安装上红色醒目的救生圈、救生杆、救生绳,以便在有人落水时,在第一时间找到救生装备,得到及时救助。据悉,目前防溺水救援设备已经安装1800余套,累计救援落水者47人。

“这次被评为绍兴好人,不仅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和认可,也是对我的一个压力。接下去,我还会继续在公益救援这条路上走下去,帮助更多的人,也让更多人看到社会的正能量。”赵新新说。

(内容来源:嵊州日报)


作者: 编辑:周琦炜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