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湖塘,百年鉴湖,湖塘这座山水小镇,依托“一味春笋、一座梅山、一缕酒香、一里香林”在共富赛道上跑出了好成绩。
“劳动教育不只是简单的‘学工学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实现劳动教育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同步,与少先队教育同频。”秉持着这样的劳动教育理念,湖塘中心小学引导学生深怀故乡情,争做“新时代”的家乡建设者。
走进湖塘中心小学,校园里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学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项目化学习等方式,一遍遍丈量家乡的山水,同时将具有地方特色的小竹林、杨梅树、桂花林、酒馆搬进校园,以四处弥漫的乡土味浸润童心。
湖塘竹林资源丰富,且看同学们变身为“小小手艺人”:笋壳贴画、自制笋干、竹节人、竹水枪、竹筒……通过劳动体验与特色研学相结合的形式,同学们在校外劳动辅导员的指导下编织、打磨竹制品,充分感受家乡竹子资源的独特魅力。
杨梅产业是湖塘的标志性产业。山上杨梅树成林,但多由村里老人在照看。学校少先队开展杨梅树认领活动,同学们争做杨梅树守护员,掌握杨梅树的养护技术。在湖塘杨梅节上,同学们还当起了“小小星推官”,唱响莲花落《歌唱梅香美如画》,向游客们精心推介湖塘杨梅美名。
学校还在鉴湖酒坊设立“鉴水酒香”校外实践基地,同学们定期走进基地,聆听古法酿酒的20多道工序,兴致勃勃用试纸检测鉴湖水的酸碱度,走进蒸饭间品尝糯米味,在车间观看酿酒师傅落缸全过程,充分感受劳动的快乐。
竹艺传承人、杨梅星推官、酒坛绘画师、香林小导游……美丽乡村的共富路,也是孩子们的成长路。从见证者成为亲历者,爱乡情怀渐渐变浓,共富的种子也在心中慢慢发芽。
作者: 编辑:周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