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挖的笋就是好吃!”阳春三月,柯桥杨汛桥紫薇小学的同学们变身为“小农夫”,快乐地在学校竹林里挖笋,还通过劳动尝到了笋片年糕的幸福滋味。
近年来,杨汛桥紫薇小学重视劳动教育,整合教育资源要素,充分利用校内“优雅农趣园”、厨房操作间、农耕博物馆以及绍兴十碗头非遗博物馆,带领学生经历从“地头”到“灶头”的劳动教育全过程,实现“劳动+文化”真体验。
学校结合实际和特色,定期开展“春播节”“丰收节”等主题教育活动,按照“每周1节劳动课+1个劳动基地活动+N个学科”,开展融合劳动教育,丰富学生劳动体验。
“优雅农趣园”是孩子们的实践乐园,每班都有一块自留地,按着时节种植大白菜、萝卜、辣椒、豌豆等多种农作物。学生轮流到劳动实践基地浇水、除草、施肥,体会四时农事活动。
在春种秋收的轮回的劳作中,学生亲身参与了劳动过程,提高了劳动技能。老师们欣喜地发现,劳动带给孩子们的变化:“这片小小的菜园子,可以说是一部打开的教科书,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体验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结合农趣园劳作实践过程,写作文、学观察,劳动带来的体验特别真实感人。”
劳动也出真知。少先队员们变废为宝,创新实践“厨余堆肥”,以学校午餐吃剩的蔬菜、果皮、蛋壳等厨余垃圾为原料,遇上发酵菌产生有机液肥。劳动中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为自留地亲手制作“黑黄金肥料”,成就感满满。
芥菜黄,土豆圆……杨汛桥紫薇小学的劳动教育“烟火气”十足。农趣园菜蔬丰收后,同学们化身成为“小厨神”,在厨房操作间制作馒头、萝卜饼、饺子等各种美食。同学们还亲手自制“干菜肉”“风味小土豆”呢。烹饪出富有学校特色的“新绍兴十碗头”,已成为同学们心中的劳动目标。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周琦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