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努力让病人绝处逢生 ——专访《柳叶刀》编辑顾问、上海细胞治疗研究院院长钱其军教授

2024-04-03 08:51

来源:

近日,上海细胞治疗研究院院长、上海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上海细胞治疗集团董事长兼CEO钱其军教授通过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资格审查,担任编辑顾问一职。

目前《柳叶刀》在全球范围内共任命81位编辑顾问,其中中国学者3位。对此,记者专访了钱其军教授。

编辑顾问扮演大使角色

记者:您这次担任编辑顾问一职,今后会做些什么工作?对于这次任职,您有什么感受?

钱其军:《柳叶刀》(The Lancet)创刊于1823年,是国际公认综合性医学四大期刊之一,旨在推动科学为大众所用,让医学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用最好的科学创造更好的生活。《柳叶刀》是全球顶尖的临床、公共卫生和全球卫生知识的可信来源。目前《柳叶刀》最新影响因子168.9,全球排名第二。《柳叶刀》旗下共24本系列期刊,有9本《柳叶刀》系列期刊的最新影响因子在各自领域内排名第一。

2005年,《柳叶刀》宣布在该期刊上设立一个新角色——编辑顾问,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国际顾问小组。

编辑顾问是《柳叶刀》的大使,担任《柳叶刀》期刊的同行评审人,可推荐其他评审人,提出《柳叶刀》应该讨论的话题或自行撰写发表话题。

此次入选担任《柳叶刀》期刊编辑顾问,是对我前期科研工作的一个肯定。《柳叶刀》是国际深受尊崇的医学期刊之一,我国许多学者在该刊发表重要论文。我希望通过联系国际优秀的医学科学家,与他们精诚团结、协作共赢,进一步提升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的科研实力。

记者:您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多项荣誉。您是如何走上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这条路的?取得了哪些成果?

钱其军:1982年,在恢复高考后的第6个年头,我从嵊州中学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前身)。5年间,除了学习书本上的医学知识外,业余时间,我苦思冥想亟待突破的医学难题。毕业后不久即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攻读临床硕士及博士学位,随后师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院士,成为中国第三批博士后。

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探索者及实践者,我几十年一直奋战在差异化底层技术突破与创新产品开发的第一线,探索实现癌症治愈性治疗的新方向。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整个国内的医疗水平相对落后,人们对肿瘤和癌症的认识、预防及治疗并不到位。1999年,我提出肿瘤基因—病毒治疗方案;2004年,我最早提出全长抗体基因治疗,构建了可高效表达抗体的重组病毒以提高抗肿瘤疗效;2010年,我提出抗体装甲化免疫细胞新概念;2013年,成立上海细胞治疗集团,通过原创研发,突破抗体装甲化免疫细胞面临的关键性国际难题,实现T细胞高水平表达抗体;2019年,上海细胞治疗集团推进我国首个非病毒载体CAR-T;2023年,实现全球首个纳米抗体装甲化靶向间皮素阳性肿瘤的CAR-T药物在中国获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可进入Ⅰ/Ⅱ期临床试验,并获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孤儿药(ODD)资格认定。截至今年3月,其中一例患者持续完全缓解(CR)超过38个月,为实体瘤治疗带来治愈性希望。

记者:今年1月您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这对今后您的科研工作将带来哪些帮助?

钱其军:欧洲自然科学院由多国科学院院士及知名学术团体创建,是国际上跨地域和学术领域认可度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现有1700名院士,多位中国两院院士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是对我过去科研成果的肯定,我自己仍然做自己喜欢的研究及产业化工作,主要去开发“疗效为核、百姓可及”的细胞创新药物。

癌症本质是一种老年病

记者:您一直致力于通过细胞基因治疗领域底层技术突破,推动“疗效为核、百姓可及”的颠覆性治疗实体瘤产品开发。我想请教的是,为什么现在癌症高发?原因是什么?

钱其军: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基因突变及重排,而这些基因突变或重排涉及激活了癌基因或抑制了抑癌基因时,就可能产生癌细胞,但如果此时免疫细胞功能是正常的,可以将癌细胞杀死,但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基因突变或重排累积到一定程度,癌细胞生长加速,而免疫细胞功能下降,不能有效清除癌细胞,从而导致癌症发病率增加。

癌症高发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寿命延长引起的。人类以前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40岁,主要受传染病、饥饿、非洁净水等原因影响,这些问题解决后,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到了80岁,从而导致癌症发生率大幅提高,癌症本质上而言是一种老年病。同时受到环境污染及病毒感染如乙肝、HPV、EBV等会加速癌细胞产生,进一步提高癌症的发生率以及促使相对年轻的人也罹患癌症。

记者:目前科学界对癌症的认知是怎样的?免疫疗法对于治疗癌症是否有效?

钱其军:癌症的治疗已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多数早期癌症患者是可以治愈的,对于早期癌症,患者并不需要过于焦虑。对于晚期肿瘤而言,随着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的快速发展,也已开始明显延长了患者生存期,甚至有部分晚期肿瘤患者获得治愈性治疗。

记者:目前世界上的免疫疗法进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钱其军:目前免疫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免疫检查点抗体治疗,免疫检查点抗体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如CTLA4抗体、PD1抗体、PDL1抗体及LAG3抗体。二是以抗体为核心的靶向治疗,现在已由单功能抗体向双功能甚至多功能抗体方向发展,同时,近期抗体介导毒素及抗体介导的放射药物治疗正在快速发展。三是免疫细胞治疗,包括DC肿瘤疫苗,CAR-T、TIL、TCR-T及CAR-NK等,其中CAR-T细胞药物进展最快,全球已有11款CAR-T细胞药物上市用于治疗血液肿瘤,完全缓解率为70%~94%,治愈疗效在50%左右。

免疫疗法要让患者可及

记者:你们有一个“白泽计划”,具体是怎么样的?

钱其军:上古神话传说中,白泽是昆仑山上的著名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白泽就像免疫细胞,能够知道机体内所有的肿瘤细胞、异型细胞和衰老细胞,也熟知驱除和杀死此类细胞的有效方法。“白泽计划”的短期目标是,使60%的癌症病人肿瘤消退,60%的老百姓用得起这种免疫治疗技术;长期目标是,使人健康快乐活到天然寿命。

记者:你们在嵊州建有浙江纳米抗体中心项目,今后这个项目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钱其军:2018年,浙江纳米抗体中心项目在嵊州市长乐镇签约落地。这是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在家乡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因为嵊州是我的家乡,我希望在家乡做些有价值的事情。

浙江纳米抗体中心项目,在嵊州基地现拥有来自澳大利亚的小羊驼、美洲的大羊驼、我国新疆的双峰驼,总计100多只。同时与上海细胞治疗集团总部及美国旧金山研发中心实现三地联同,已建立了第四代抗体筛选技术—VHHMAb®平台建设,平台通过对各种驼类抗体胚性基团的发现和分析,在全球首次找到了低免疫原性的胚性基团系列,用于建立天然的、低免疫原性的纳米抗体筛选库;另外还有两个项目的纳米抗体序列已经在CAR-T应用上进入IIT临床研究阶段,对实体肿瘤及血液肿瘤治疗带来巨大价值,这将持续推动“疗效为核、百姓可及”的肿瘤治愈性治疗产品的开发进展。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童波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