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莲花落“民”星肖东光: 为热爱而奔走的“赶路人”

2024-03-18 22:00

来源:

一件长衫、一副快板、一个话筒、一只音箱……无论走到哪里,平水镇平江村村民肖东光的汽车后备箱里,总少不了这几样东西。肖东光是一名资深的莲花落爱好者,对于他来说,无论身在何处,哪里都可以是舞台,哪里都能尽情享受热爱的纯粹力量。

“绍兴水乡如锦绣,八方宾客来旅游……”3月8日下午,肖东光拉开音箱,支起话筒,将“临时舞台”摆在了平水镇东桃公园的凉亭内,刚开口没唱几句,便吸引了路人驻足观赏,更有一些路人索性坐在了椅子上,打算听个过瘾。一曲悠扬动人的莲花落唱罢,路人纷纷拍手,“好听,再来一曲”的捧场声也是此起彼伏。

今年58岁的肖东光和莲花落已有40年的“缘分”。他第一次接触到莲花落,是在18岁那年。“那年,胡兆海先生来我们村里演出,他表演的《血泪荡》、《翠姐姐回娘家》很有趣,我一听就喜欢。”肖东光被莲花落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打动,他马上报名参加了当时县文化馆组织的莲花落培训班。学艺的过程并不轻松,“记台词”便是其中的一大“难关”。“台上唱4个小时的戏,光是台词就有厚厚的一沓纸,记台词就得花苦功夫。”为了记住台词,肖东光刷牙的时候记、吃饭的时候记、睡觉的时候也记,18只长戏,肖东光全都记了个滚瓜烂熟。

记台词花苦功夫,唱腔也精益求精。“列位同志你们要静听一耳。”这句台词在业内被公认为很难唱好。“这短短几个字,要有鼻音、小腔、抖音,还要和气息、吐字结合。”肖东光说,为了练好这一句唱腔,他反复琢磨,不断请教名师,终于唱到了自己满意的程度。

后来,随着录音设备的普及,他又专门购买录音机和磁带,每天都要花几个小时学习莲花落。天生就富有文艺细胞,再凭着一股冲劲和热爱,慢慢地,肖东光开始专业从事莲花落表演。这40年来,他记不清有多少场表演,他只记得,每次站上舞台,听到下面的掌声,自己就会开心。

2019年,“抖丘里文化艺术团”成立,肖东光是副团长。建团5年来,艺术团不仅活跃在柯桥区的各乡镇,还经常在绍兴市越城区各演出场所表演。随着名气的增大,肖东光也将精力投入到了公益演出中,他用“文艺+公益”的方式,创作莲花落作品。“像抗击疫情、禁止烟花燃放等主题,我会结合多年的演出经验,设计出唱腔和台词,将公益宣传用这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大家。”肖东光说,这种宣传比传统的说教效果好多了,大家记得住也爱听。

依靠绍兴方言的独特魅力和富有情趣的故事情节,再配合生动的表演,百年以来,“莲花落”一直深受绍兴地区百姓们的喜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莲花落”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我也快60岁的人了,如果有一些年轻人感兴趣,想学莲花落,我可以免费教他们。”肖东光说,作为一名“老莲花落人”,他也希望能为莲花落的后继有人,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者: 编辑:姜京和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