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写了一篇《三项责任,必须从小培养》(点击蓝色标题可以阅读此文),其中一项是自我责任,也就是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当时我举了个例子,比如读书是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去读好。
另外一个是家庭责任,一般而言,日常家庭责任更多体现在家务上,但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
要不要让幼小的孩子洗碗?
如果每顿饭后,都让孩子把全家的碗了,不要说孩子体力有问题,就是时间上也会占据一大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大可行。
于是通常的结果是:算了,孩子别洗了,还是大人来吧,孩子还是先把书读好。
但这样一来,让孩子担负起家庭责任的机会就几乎没了。
怎么办呢?
有人在看了我的文章后,给出了一个全新的解决视角:
让孩子洗他自己的碗。
他是这么说的:
”有一件事,我曾经跟一些父母做过辩论,那就是每次吃饭后,让孩子去把自己的碗洗掉,但那些父母很不以为然,认为要洗就让孩子把所有的碗都洗掉,洗一口自己的碗,这叫怎么回事?
我的意见是这样的,孩子还小,如果让他每次都去洗所有的碗,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重的任务,但只洗他自己的一个碗,却是随手就可以做到的。
虽然从理论上讲,作为家庭成员,孩子也有责任和义务去洗碗,但从责任归属来说,洗全家所有的碗,不属于孩子的必须工作,而如果只是洗他自己的碗,却可以说这就是他的必须责任。
不要小看自己的饭碗自己洗这件小事,虽然洗个一天两天,好像看着是没什么意义的,但如果累积到每天每次,孩子就会养成“自己的责任自己负”的观念和习惯,就会养成做家务的责任心。
责任心,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好观念,也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具备的,任何习惯,都是长时间在细小中累积的结果,所以不要小看任何在生活中的小事,特别是那些能够养成习惯、影响责任心的“小事”。
不管怎样,人一定要有责任心,不管什么样的责任心,有责任心一定比没责任心好!
俗话说三岁看老,孩子未来的生活观念都是因从小的习惯而养成的。
所以,要注意小细节,养成好习惯,培养责任心!”
这个观点,让我也脑洞大开,说实话,我曾经就是那一部分不赞成让孩子只洗一个碗的家长。
当然,我看了他的留言后,我的观点将从此改变。
在我看来,这个观点非常重要,在很多领域可以推而广之:
比如:让孩子洗自己的内衣,为自己打理早餐,买自己喜欢吃的水果等等,既不用让孩子为家里负完全责任,也同时让他们养成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习惯,还可以顺便减轻父母的负担。
这样一来,孩子身上的自我责任和家庭责任,就可以比较完美地统一起来了。
说到底,生活就是无尽无穷的小事,但反过来讲,是小事构成了各种各样的责任,是小事养成了各种各样的习惯。
洗个碗,多大个事?
洗个碗,很大的事!
(越牛新闻综合自管见参考)
作者: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