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56岁的刘芳(化名)坐了20多个小时火车来绍兴,到站后,悲催的一幕出现了:她一下火车便一头栽倒在地上。紧急住院检查,结果发现肺栓塞。坐个火车咋就晕倒了?“答案很清楚,即久坐。人在旅途中坐久了,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便显现出来了。”绍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吕铁解释。
刘芳是贵州人,过完年后和同伴一起来绍兴打工,他们坐的是绿皮火车,从贵州到绍兴要28个小时。复盘整个坐车过程,刘芳想起自己很少离开座位,也没喝几口水。“送来时人已经昏迷,了解情况后,我们怀疑是肺栓塞,一查果然是。”吕铁说,火车上人多、空气干燥,如果不太动、喝水少,很容易血液黏稠,形成血栓。下车活动时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肺动脉,从而引起肺栓塞。之后会出现胸痛、咳血、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出现猝死。“幸亏送医及时,目前病人病情稳定,这两天就可以出院了。”吕铁说。
“沙发瘫、葛优躺、床上卧等姿势连续保持两三个小时,都属于久坐行为。”吕铁说,关于“久坐行为”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就给出了明确的阐述,即“清醒状态下,能量消耗低于1.5Mets(指一种能量代谢的当量)的所有行为,均为久坐行为”。从这个定义中,大家可以看出,久坐行为是人在清醒状态下的一种低水平的能量代谢行为。比起时间长短,久坐更强调一种状态。“人躺着看电视、玩手机或坐着看小说、刷视频时,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下降、血液循环变慢,对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全身性的。”吕铁说。
旅途中不想被“栓”住,吕铁建议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动,乘客可适当走动,适当做伸腿运动,避免下肢血流瘀滞。也可以站在座位边,踮起脚尖,抬起后脚跟,每次动作持续几秒钟,10—15次为一组;二要饮,千万不要因为在火车上上厕所麻烦就少喝水,多饮水可稀释黏稠的血液;三是穿,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乘客,可穿着医用弹力袜。相关研究表明,该措施可以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坐飞机、坐火车途中如果出现下肢酸胀、疼痛或一侧下肢水肿,就要引起警惕。”吕铁提醒。
作者: 编辑: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