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掀开平仄,山峰隐在青绿,陈旧婉转的戏腔拉开越地的篇章。
跻身千年历史的褶皱里,驻足在时空之河中,这里,留着从巍巍越王台到郁郁百草园,卧薪尝苦胆与横眉对千夫的坚韧;留着从匹马戍梁州到十年图破壁,那“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剑胆诗心。
它是太白梦里“我欲因之梦吴越”的向往,也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忍。她有着江南的小桥流水,更有着风骨与担当,在绵延千年的历史长轴上,绘就了刚柔并济的绍兴。
绍兴是一座平凡的城,古朴的青石砖,夜色里的楼群依稀看出几分陈旧,想来已是此居经年,胜利东路那座突兀的高楼,鹤立于老旧的青砖黛瓦中。初来乍到时,本地的朋友陪我闲逛,看到它就来了兴致,指着它对我介绍说,那是绍兴的标志性建筑世贸天际中心,在整个绍兴,就数它最高。我生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看惯了高楼大厦,淡淡的失望不禁涌上心头。这便是绍兴最高的建筑?也不过如此,无异于江南任何一个小桥流水的城市。
而我不过走了几天,却在青石砖与雨打芭蕉的意境里,蓦然品出了绍兴的不同。
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船夫摇着乌篷船在河上悠哉晃过,粉墙黛瓦的竹丝台门,石井栏与皂荚树依旧如故,仿佛那个带着书生气的迅哥儿,会穿过岁月的长河,从门后走来。
朴素的书桌前,那缕难以邂逅的灵魂仍在此处呢喃。那孤寂的执念,那动荡的灵魂,在说教者喋喋不休的呓语里,也不愿有半分安息,哪怕永远被罚做苦役——湍急的河流里充满喧嚣,死寂的墓茔中哪会有神采飞扬?而这个时代的呐喊者,终在挣扎与飞扬中得到涅槃。
我抬手抚过了那块已生出青苔的石砖,慢慢的,与之告别。
一路上尽是古道长街,那又是一座老旧的小院,在门庭若市的街道上静静伫立。
推开咯吱作响的厚重木门,我依稀听到了大海拍涛中,周总理踏歌而行,“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故里的笔墨早已干涸,而满怀热忱的心,怎会在风雪中湮灭。
他年少奋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青年立志,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他,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河北伯延的四个昼夜,岷山落满的雪,日内瓦会议上的慷慨陈词……
如今复兴号奔驰在广袤神州之上,天安门上的飞机不用再飞两遍,当年的长安街已是十里繁荣。而西花厅树枝头的海棠花,也将永远怒放,他是春天里辛勤播下的种子,秋天会赐给我们迷人的馨香。
流光易逝,老街往事烙在斑驳的青石砖里。
去看,去听,去书写这座城市谱写的诗章。
去听那轩亭口前,即使尸骨抛洒在荒埂野塚里,也要用诔歌唤醒愚钝的故事;去看那明朝遗留的一滴墨,孤鸣了五百年的青藤;去临摹,永和九年的笔底风流;去感悟“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道,去书写——越地的峥嵘风骨。
他们驻足在岁月的长卷里,仰望璀璨的星空,凝视那一片名唤希望的海洋。点点白帆,缀满绿色的梦境,抬头,看见,那一颗不会为岁月停留的启明星,照拂着信念和执着。
在千年沉淀里,从春秋古越到“勇立潮头逐浪行”的新绍兴,她始终不疾不徐的书写着古往今来的故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少年抬头,仍旧会见到天上的星海,永不熄灭。
作者:郭笑涵(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 编辑:叶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