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烟火气里看“三名”

2024-03-02 20:31

来源:

昨日,为期两天的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传承工作现场会在越城召开。随着全省各地县长、局长在历史街区漫步,仓桥直街的活态保护利用先进经验又一次站上了“C位”。而在会上,各地也互通有无,交流经验,为推进全省“三名”建设迈向新高地贡献智慧。

这些讲解员大有来头

昨天一早,在现场会召开前,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图片展率先掀起了一波小高潮。在考察调研绍兴古城后,来自11市的县长、局长纷纷化身讲解员,向宾客积极推介自家文旅特色。

“你看,水稻的发源地就在我们浦江,这是袁隆平老先生认证过的。”记者刚到展览入口处,就听到金华市建设局负责人指着展板上的内容向一名观众讲解,“来我们浦江千年古城,感受慢生活。”

旁边,湖州市相关领导说:“这几年,我们在历史街区活化方面也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去年,湖州小西街—衣裳街—状元街旅游休闲街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街区里吸引了很多年轻业态入驻,越来越热闹了。”

另一侧,丽水市的讲解也如火如荼,“在我们丽水,缙云壶镇非常值得推荐,各种老房子、历史遗存等保存完好,处处都有老味道,各类民俗传承得很好。过大年时,村民还舞起1000多米长龙,非常有意思。”

当天,各地“三名”建设成效图文并茂地在一块块展板上呈现,让人目不暇接。“前段时间,各地文旅局都在线上‘卷’,推介自家文旅资源。今天感觉‘卷’到了线下,县长、局长们纷纷为自家城市‘代言’。”现场,一位嘉宾说,本来说起历史文化名城,自己比较熟悉的就是绍兴、苏州等地,想不到省内还有这么多有意思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机会要去实地感受一下。

根据现场展板上信息,记者看到,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历史文化名城20座、名镇94个、名村218个、历史街区107片、历史建筑11063幢,“三名”数量和历史建筑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85处,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形成由“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构成的多层次保护体系。

这些“三名”建设各具特色

眼下,全省各地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建设各美其美,各有特色,不少丰厚的历史文化遗迹已经转化为热辣滚烫的新鲜文旅资源。交流会现场,在学习完绍兴经验后,省内其他“三名”建设优秀单位代表也作了经验介绍,打开了大家的思路。

历史建筑是古城最具特色的资源,如何让它们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又发挥好作用,丽水松阳县给出了特色答案。松阳实施“拯救老屋行动”,累计完成265幢、19.6万多平方米文物建筑的修缮,并且通过数字赋能构建老屋“监管—修缮—利用—体验”全链条保护利用格局。相关经验被写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并获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推介。松阳还在保护修缮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激活老屋,反哺文旅市场。通过奖补政策,引导原住民和社会人士改造传统民居,吸引了先锋书店、驴妈妈、乡伴文旅等一批优质社会资本有序参与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全县203个行政村超半数植入民宿、文创、康养等新兴业态,累计发展品质民宿500多家,年营业收入近1.5亿元。

金华兰溪市诸葛村是我国首个提出整村保护的古村,其核心保护区范围1.2平方公里,景观保护区2平方公里。为保护她的完整性,该村以村民自治管理为主,聚焦整体保护,走出了一条以旅游发展反哺古村保护、古村保护与旅游开发共生、村民与村落共富的特色之路。村民是股东,参与诸葛村的保护,形成了“人人都是股东,人人都是文保员”的良好氛围。

其他地市的“三名”建设也可圈可点。如温州瑞安市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实施“微改造、精提升”,实现了街区由线扩面、由外及里的全面迭代,成功推动千年文化古街走上蝶变复兴之路。嘉兴西塘作为历史文化名镇,被列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古镇主打“生活”这一世代相传的载体,用原住民原始的生活方式,培育最传统的生活气和烟火气。

省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居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国家民族的记忆,是城乡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各地通过不断摸索,形成了不少工作亮点。目前,10座国家名城都成立了名城保护委员会,其中,宁波、衢州两市市长亲自挂帅。绍兴、金华等市设置名城保护日,名城日益成为城市竞争“硬核”力量。

这座古城要全域跃升

为期两天的交流会,让绍兴古城与其他各地市的联系更加紧密。大家在推介交流中,相互取长补短。主题会议前一天,考察团漫步在仓桥直街和八字桥历史街区,所到之处,有原住民热情地和他们打招呼。绍兴传统特色小吃遍地,让他们感受到古城浓浓的烟火气。“绍兴整个古城保护非常活态,修旧如旧,尊重居民生活传承,这一点很值得点赞,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来自湖州市的一名考察团成员说,包括古城保护如何保障稳定资金投入,也是他们想要学习的重点。

对于绍兴古城的先进经验,很多嘉宾提到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绍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古城保护制度。既有《绍兴古城保护条例》,在法律法规上对古城保护利用框定了基本准则;又成立古城保护利用专家团开展一系列的规划,有序开展古城保护利用更新项目。另外,完善的机制体制也保障了稳定的资金投入。

宁波市城建建设发展研究中心书记、主任陶镕说,对绍兴古城保护利用,各政府部门都很重视,积累了很多先进经验。绍兴最有特色的在于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如何进一步有效盘活这些资源,反哺经济建设,增强造血能力,期待绍兴能探索出更多优秀经验。

越城区塔山街道宣统委员谢春丽在这次交流会中自觉获益匪浅。“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诸葛村‘人人都是文保员’这一做法。塔山街道作为绍兴古城核心区,文保点众多,每块石头下面都可能蕴藏一段故事,作为基层单位,更要做好文保资源的掌握和保护。这些不能只依靠力量有限的社区干部,如果把居民都发动起来,文物保护和宣传推介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名城分院副总规划师汤芳菲在绍兴古城规划实践方面开展了探索。在她看来,现阶段的绍兴名城保护要从古城走向更加注重全域视角,除了古城资源,外围的历史地段和历史村镇也要纳入到保护视野,进一步推动全域资源的认定和统筹保护发展工作。目前,汤芳菲团队正在对绍兴名城全域要素开展系列调查研究和相应的规划编制。一方面是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另一方面为后续历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划定底线的同时,能够有效保障更新工作顺利开展。

据了解,接下来,绍兴将以“全城申遗”为牵引,做好全域规划,深度挖掘运河文化、越文化、宋韵文化,加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分级保护,统筹保护好古城风貌肌理、传统街巷、空间尺度和景观环境,打造最“幸福”的宜居环境生活地,最“烟火”的历史文化传承地和最“鲜活”的年轻时尚集聚地。


作者: 编辑:杨洋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