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景区菜场:“八字桥”进,“广宁桥”出

2024-03-02 20:31

来源:

昨天起,越城区东街农贸市场正式启动实施品质提升工程。根据“宜商、宜游、宜居”的定位,改造后,市场将实现景区菜场的转变,以商带游、以游促商,打造成一张城市新名片和古城旅游“会客厅”。

据了解,东街农贸市场建于1999年,而最近一次改造提升还是在15年前。当时,改造完成后,一个豆腐摊位拍出了29万元高价,震惊全市。如今,随着一些新兴菜场的崛起,加上“叮咚买菜”等电商业态的冲击,东街农贸市场早已风光不再。那么,新一轮改造后,东街农贸市场能否重铸辉煌,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临时市场昨起启用

“临时市场开始运营了!”昨天上午,市民陈女士去东街农贸市场买菜,发现入口方向变了。当天,市场经营户正陆续将摊位腾换到东北面的“临时市场”,并不断向客人解释。市场内,用围挡围栏分成了施工区域和临时经营区域两个部分,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清理各种垃圾和堆积物。

“市场的改造提升分为两期,施工区域计划3月4日起正式启动改造施工。”作为东街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的实施单位,绍兴市市场开发服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施工将持续至6月底左右,为了不影响周边居民买菜,改造期间市场不会停业。

和其他菜市场改造提升有所不同的是,东街农贸市场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景区菜场。“特色地域的菜场肯定能够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打卡地。”东街农贸市场场长陈华表示,对供销社下属市场进行改造提升的想法其实去年年初就已经提出来,当时,最先列入改造计划的是大云市场,但考虑到周边环境以及现实条件,最终敲定了东街农贸市场。

“近年来,随着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东街农贸市场,除了烟火气,也变得越来越‘文’气。”陈华说,当前,越城区正在打造景区城,可以说城即是景,景即是城,城里的每一个点位都可以打造成景点,所以,从项目立项开始,市场方就一直在琢磨着完善改造方案,最终确定充分利用东街农贸市场处于古城核心区的地理优势,以及周边八字桥、东双桥等旅游打卡点,打造出一个“景区菜场”、城市旅游会客厅。“市场与八字桥近在咫尺,以前就经常有游客来选购绍兴特色的酱鸭、酱扁鱼干、醉鸡等,相信改造完成后,生意一定会更好。”陈华说。

亟需找回“流量密码”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曾这样说,“了解一座城市的最好方式,是去看她的菜市场。名胜古迹都是‘西装革履’的,菜市场想装都装不了。”

2009年,东街农贸市场改造完毕后,对摊位陆续进行了拍卖,结果一位经营户莫玲利以29万元拿下豆制品铺位一年经营权,被称为“天价豆腐摊”,震碎一地眼球。“现在租金最高的淡水产摊位一年也就20来万,低的摊位才七八千元。”陈华说,现在的东街农贸市场面积为4790平方米,共有经营户60余户,从市场规模来看,仍然是城区“三足鼎立”中的“一足”,不过从经营情况来看,不得不承认市场正在衰退。

“现在买菜的途径多了。”莫玲利说,以前有胆量花大价钱租下摊位,是因为豆制品家家户户都要买,且当时整个市场只有这么一个豆腐摊位,附近1公里内,又没有别的菜场,所以每天固定销量特别大。现在随着电商、社区生鲜店、生鲜超市等新兴业态不断加入竞争,农贸市场无论在价格上还是便利性上,都已经处于劣势。

此外,经过15年的运营,东街农贸市场老旧的“硬件”设施也已逐渐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最明显的就是交通不便、停车难、环境杂乱。”陈华说,原来市场毗邻市妇保院,堵车是个常见问题,加上市场经营户挤占住户车位等情况也日益突出,市场亟需“突围”。

根据《越城区农贸市场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围绕文商旅融合,鼓励农贸市场与知名品牌企业合作,在新建和改扩建中融入绍兴人文、建筑等文化元素,共同打造一批具有高识别度、标志性明显的绍兴特色农贸市场”,东街农贸市场正是今年越城区期待打造的“标杆”市场。

“继‘特种兵旅游’火爆之后,‘菜场旅游’正在年轻人中间悄然兴起。”越城区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士说,北京三源里、上海蒙西、杭州红石板……在一二线城市,菜市场正成为City Walk(城市漫步)打卡热门地,透过菜场这扇“窗口”,可以让游客窥见一座城市的真实面貌和独特的人文色彩。“从地理位置上看,东街农贸市场是自带流量的。”该人士表示,如果东街农贸市场能借改造提升之机找回“流量密码”,真正打造成为一张城市新名片,无疑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市民,这对市场自身和古城旅游业来说是一种双赢。

讲好“景区市场”故事

豆瓣上有个“菜市场爱好小组”,无数的菜场爱好者相聚在此,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探索各地食材差异,感受风土人情,并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下来彼此分享,甚至还整理出了一份“中国菜市场地图”,苏州葑门横街、昆明篆新、北京三源里、厦门八市、威海古陌早市等等,都被网友们视为“旅游胜地”。而在小红书举办的“菜市场漫游指南”活动中,关于逛菜场的攻略也层出不穷,到菜场怎么去、吃什么、怎么吃,都有着极为细致的讲解。

那么,未来的东街农贸市场,将是怎样的一个景区菜场?据了解,市场此次是进行第二次改造提升,总投资约1200万元。改造完成后,共设摊位(营业房)114个。迎合“15分钟生活圈”目标,市场将添设生活、旅游等服务功能,打造成文旅特色的旅游观光市场。“购物、休闲、旅游相结合,我们还特意融入了水乡特色。”陈华说,朝着争创“五星级市场”的目标,此次改造还专门腾出了空间用于商户车辆停放,把鲍家弄等车位让位于社会公用,进一步突显智慧、便民等功能。

记者从效果图上看到,改造后的市场以中式、水乡风格元素为主。“门头是八字桥,从八字桥进,从东双桥出,里面还会有市场周边的各种景点推介。”陈华说,根据设计方案,以后菜场内会增加很多绍兴特色小吃,同时还有“直播”窗口、中医坐堂等模块,致力于讲好“景区城内的景区菜场”故事,从而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来、留下来。


作者: 编辑:杨洋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