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节后来看下肢疼痛的老人增多

2024-02-29 14:45

来源: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不少老人感到腿部酸痛不适,70岁的王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躺着不动也会疼”“晚上都没有办法睡觉”,王先生提起老毛病便一脸愁容。近日,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血管疝外科为其进行了微创手术,解决了患者的大问题。

王先生是一名严重下肢动脉闭塞患者,饱受下肢疼痛多年,特别是晚上痛得无法入睡,并且近期局部足趾已经出现了皮肤发黑等症状。他辗转市区多家医院,服用多种药物,症状仍无法缓解。于是,他来到该院血管疝外科主任、外周血管微创介入中心主任洪进的门诊就诊。洪进检查后考虑其为下肢动脉闭塞,需手术治疗。

听说要手术,王先生又害怕了。但洪进介绍,现在开展的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手术是一种局麻微创介入手术,只需在腹股沟处打一个洞眼,疼痛轻微,术后恢复快,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干扰很小。

“患者有多年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平时还喜欢抽烟,这些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因素。住院后,患者的下肢动脉CTA检查也提示右下肢股浅动脉全程闭塞,血流只能依靠周边的侧支循环勉强流通。”很快,洪进团队为王先生安排了下肢动脉造影+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手术,旨在打通堵塞的血管。术后第一天王先生便可自己行走了,疼痛症状也减轻了。

“患者病情已经处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严重等级,也就是静息痛期,足趾已经发黑,如果血管再堵下去,接下来就会出现足趾溃烂,再发展下去就要截肢了。”洪进坦言,今年过年以后,来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一拨接一拨,“这可能跟过年期间吃得太好又不运动,以及天气骤冷有很大关系。”

洪进介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会出现由于下肢供血不足导致的腿脚发凉等症状,发展到第二期,会出现间歇性跛行,这个时候就应该尽快去医院就诊,如果发展到静息痛期甚至溃疡期,往往足趾发黑溃烂,严重者会截肢。

在采访中,洪进还提到一个关键词“间歇性跛行”,也就是常说的“走走停停”,这其实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此外,有长期吸烟史、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危人群。年龄越大,发病风险越高,寒冷季节更易诱发、加重。若出现下肢冰凉、间歇性跛行怀疑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需及时就医,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

洪进提醒,要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必须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如低脂低盐饮食,多吃新鲜蔬菜等;适当加强活动,加快血液流速,减缓动脉硬化的发生;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原发疾病,减少对血管的损害,并定期检查;善于调整自我情绪,避免长期压抑紧张;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作者: 编辑:蒋超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