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余华、苏童、董宇辉联手直播带货,销售额破1400万

2024-02-29 13:24

来源:

“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余华,很高兴来到‘与辉同行’直播间。苏童就不用打招呼了。”

“我平时经常反驳余华。他说天气好,我都想反驳。”

直播伊始,“文坛段子手”余华和苏童幽默的对白成为全场焦点。网友纷纷留言,哪有沉默寡言的作家?只有三个相互拆台的老朋友。

2月28日晚8点,著名作家余华、苏童,《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齐聚“与辉同行”抖音直播间,以“好文学、好朋友”为主题,与董宇辉一起聊聊在中国文坛举足轻重的《收获》杂志和当代文学创作之间的故事。

直播的上架产品是2024全年4期的《收获长篇小说》,以及全年6期(双月刊)的《收获》,售价分别为188元和162元。

截至昨晚23点,两个小时的直播获得1.7亿点赞,最高实时在线人数超过48万人,带动了超1400万元码洋销量,数据仍在不断增长,让我们再次看到传统文学直递读者的力量。

余华、苏童、程永新做客“与辉同行”直播间

梦开始的地方

余华苏童曾为《收获》上过电视

1957年由巴金和靳以创办的《收获》,是新中国第一本大型文学双月刊,也是无数文学爱好者梦开始的地方。

路遥的《人生》、余华的《活着》、贾平凹的《秦腔》、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莫言的《蛙》、苏童的《黄雀记》、金宇澄的《繁花》……无数文学经典都在《收获》首发,使之拥有“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简写本”的美誉。

1957年《收获》杂志创刊号

在直播中,苏童回忆道,早在1997年自己与余华曾一起参加《焦点访谈》节目,讨论的议题就是《收获》杂志是否应该接广告。

“巴金先生曾说,读者来《收获》是看文学的,不是来看广告的。”余华感慨,多年以来,《收获》坚守初心,坚持纯文学,从未刊登广告,这点尤为可贵。

在余华眼中,《收获》是中国文学“羊肠小道”中最拥挤的那一条,是中国文学的“道琼斯指数”和珠穆朗玛峰。

“这本刊物伴随着我们的文学成长。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在《收获》编辑的严格要求下,最后推倒重写,一个字都没留。这也挽救了我的第一部长篇。没有《收获》杂志,《在细雨中呼喊》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余华说道,自己与《收获》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四分之三的作品都在《收获》上首发。

苏童也表示,《收获》是文学青年心中的巅峰,“一面红旗要能插上去的话,不仅是到此一游,这是他在文坛的立足之本。《收获》和我们的人生有关,和我们一生的事业有关。”

余华、苏童在直播间交流

直播现场,余华再忆史铁生

余华与史铁生的友谊一直是文坛一段佳话。

谈起《收获》在作家心中的神圣地位,余华回忆道,自己有一次去看史铁生,史铁生正在写首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并十分渴望在《收获》上刊登。

1995年,恰好《大家》杂志举办“大家·红河文学奖”,两年一届,奖金高达10万元。当时《大家》杂志的主编李巍十分希望刊登史铁生《务虚笔记》,并认为史铁生获得该奖项毫无争议。

“1995年的10万元是一笔天文数字,甚至都可以在北京买房子了。铁生是没有工作的,全靠写作支撑生活,还有高昂的医药费用。”余华说,许多人都希望史铁生能获得这笔奖金,但他坚决不愿意。

程永新补充道,为此,李巍甚至专程飞往上海和自己商量,还请余华当说客。史铁生却说:“我也不知道能写几部长篇,还是希望这篇能在《收获》上登”。

1996年,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分成上、下两部,在《收获》杂志的第一、第二期发表。事后,史铁生向余华表示,自己一点都不后悔。

破圈突围

传统文学在互联网上找读者

一个月前,《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著名作家梁晓声、蔡崇达来到“与辉同行”直播间。《人民文学》成为首个试水直播领域的文学杂志。当晚,《人民文学》2024年全年订阅卖出了99.2万册,成为传统文学的一次“高光时刻”。

而余华、苏童、程永新也在“好文学、好朋友”的直播中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

从《人民文学》的线上“寻亲”,到《收获》的网上“交友”。记者发现,在信息传播格局迅猛发展的当下,传统文学也在与时俱进,奋力突围。

去年开始,《收获》杂志开始与董宇辉团队接触。《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表示:“直播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形式,可以把文学好作品、好作家真正送到读者手中。如果这个方式被证明有效,那我们就有必要去尝试。老中青三代的文学读者规模其实是惊人的,等待我们用各种方式去走近。相信只要走出这一步,未来的道路豁然开朗。”

相信随着《人民文学》《收获》等传统文学杂志积极走向读者视野,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将在互联网上“收获”硕果累累。

(越牛新闻综合自潮新闻)

作者: 编辑:蒋超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