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越剧“家晚”,嵊州裴家举办了17年

2024-02-29 12:32

来源:

今年大年初一,美妙的越音又一次从嵊州市甘霖镇石道地村浙溪自然村传出,裴家的越剧“家晚”如期上演。这已是裴家人连续举办的第17次家庭春节晚会,这个只有60户人家的小山村也因此有了浓厚的文艺气质。

81岁的裴善星是一名退休教师,家里共有兄妹9人,他排行老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6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裴善星有一个99岁的叔叔裴锦文,膝下7个儿子。“我们裴家开枝散叶,聚在一起已有七八十人。每年‘家晚’,大家都会积极参加,十分热闹。”裴善星是裴家越剧“家晚”的发起者和组织者,这几年通过举办“家晚”,他高兴地看到家族更加兴旺和睦了。

首次彩唱大获成功

裴善星老家门口有一个200平方米的长方形空地,是裴家举办越剧“家晚”的场所。虽然今年的“家晚”已过去了10多天,但现场仍能找到活动当天的一些痕迹,尤其是那张贴在墙上还没被撕去的活动节目单,诉说着当天的热闹喜庆场景。

为了这次活动,裴善星花费了大量心血。过年前,住在嵊州城区的裴善星多次回老家商议“家晚”的相关事宜。“经一致商定,今年的‘家晚’首次采用彩唱的形式,演员不仅要化妆,还要穿上戏服。”裴善星说。

习惯了清唱,彩唱对家人们而言是一次挑战。“仅仅化妆还不够,还要学会舞台表演。”裴善星和老伴当起了老师,让参加演出的家人抽空进行训练,包括台步、表情等。

裴善星一直担任嵊州市剡湖街道北郊社区戏迷角负责人,妻子是戏迷角资深戏迷,多年的组织和演出经历,让两人具有相当专业的戏剧表演水准。家人们也都很认真,在两人的教导下,短短几天,大家便练得有模有样。

正月初一一早,裴善星与妻子把大家召集起来,开始演出前的最后准备工作——化妆。下午1点,“家晚”正式开始。家门口的空地上铺上一块红地毯,一个临时舞台便搭建成了。舞台虽然简陋,但演员非常认真卖力。家族成员谢永芹演出的节目是越剧选段《孔雀东南飞·人去楼空空寂寂》,她扮演小生焦仲卿,一词一句、一招一式,都非常到位。

虽然只演了短短4分钟,走下台时谢永芹已是大汗淋漓。“这些天来,我每天都会认真排练,还特地买了一套适合自己身材的戏服。”谢永芹说,现在大家的审美不断提升,对表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必须以最好的状态展现在家人们面前。

这次“家晚”最大的亮点还数裴善星99岁的叔叔裴锦文,他主动上台唱了一曲《我家有个小九妹》,虽然因年纪大音色不是很好,但老人认真的表演,获得了最热烈的掌声。

节目单上一共有13个节目,除了开场的舞蹈,以及中间穿插了两首歌,其余都是越剧表演。“实际演出不只13个节目,当天还有5个节目是临时插进去的,包括我叔叔的《我家有个小九妹》,还有3个外村人主动要求登台助演。”裴善星告诉记者。

演出一直持续了2个小时。活动结束时,观众们仍意犹未尽,家人们纷纷相约明年再来。

“家晚”已举办了17年

裴家的“家晚”一年一次,今年已是第17次了。裴善星坦言,刚开始并不是真正的“家晚”,演出地点也不在自己家门口。

2004年,从小喜欢越剧的裴善星退休后成了社区戏迷角的负责人,常年组织戏迷活动,活跃社区文化,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2008年,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老家石道地村准备组建一支文艺队,裴善星当仁不让地担起队伍的组织工作,好几名能唱能舞的家族成员也被他吸收进来。“当年春节,石道地村举办了一次文艺表演活动,裴家人挑起了大梁,唱越剧,演小品,深受好评。”裴善星说。

这次活动让裴善星看到,原来裴姓子弟有文艺细胞的人这么多,当时便滋生一个想法:过年的时候何不在家里举办一场由裴家人参加的文艺汇演,这样既可以乘机聚集家人,过一个团圆年,也可以发扬文明过年的新风尚。

之后,裴善星与家人商量,没想到大家意见出奇一致,认为裴家是一个大家庭,有信心也有能力组织好一年一度的晚会。

第二年春节,裴善星果然把表演舞台搬到了自家门口。经过事先充分准备,正月初一那天,“家晚”正式上演,大家有上台表演的,有负责音乐的,也有积极搞好后勤的,十分热闹。

就这样,裴家“家晚”年复一年地举办着。没有高大上的舞台,没有专业表演者,但这种自娱自乐的方式,却是家人们每年最为期待的。

“我们在不断尝试,尽量提高‘家晚’质量,让大家感受到艺术之美。”裴善星告诉记者,有几年“家晚”,他们花钱搭建了舞台,邀请戏迷角的戏迷助演,还邀请专业人士前来指导,曾担任剡湖街道文化站长的张启伟就多次为裴家“家晚”出点子。

如今,裴家的“家晚”已是当地的一个文化品牌,裴家的这支文艺队伍也得到大家的关注,还常常受邀参加一些表演活动。“去年贵门乡璞玉村举办荷花节,我们受邀进行了演出。”得到大家的肯定,裴善星甚是高兴。

一对痴迷越剧的父子

裴善星说,“家晚”的成功,主要原因还是裴家人能歌善舞。在家族中,裴善东父子是其中的佼佼者。除了“家晚”,他们还不时受邀参加更高级别的演出。

裴善东今年66岁,是裴善星的七弟,温文儒雅。每年的家庭演出中他都是挑大梁的,在今年的“家晚”中更是独占两个节目。

裴善东从小有表演天赋,学生时期就是文艺骨干,常常代老师教同学们唱歌唱戏。他经常参加各种演出,除了唱戏,还会演小品。裴善东和妻子有个固定节目——越剧选段《祥林嫂·洞房》,在戏迷界已有一定的名气。去年3月举行的第22届嵊州·中国民间越剧节上,裴善东夫妇受邀演出,他们的《祥林嫂·洞房》受到好评。

相比裴善东,儿子裴佳欢对越剧更为痴迷。裴佳欢是一名医生,平时工作很忙,但他对越剧,天生就有一种感情。“从小我就喜欢看越剧。”裴佳欢说,他小的时候,嵊州市文化广场晚上有戏迷唱戏,他每天会赶过去听戏,美妙的越韵让他陶醉。

但一开始,裴佳欢只是纯粹喜欢看戏。上大学时,裴善星看到侄子这么痴迷看越剧,便提议何不学着唱。于是,大学二年级的暑假,裴佳欢便向嵊州一名越剧名角拜师,开始学唱越剧。他在学戏时特别认真,无论是唱腔还是表演,很快便能掌握。此后,裴佳欢便成了裴家“家晚”的忠实践行者,除了唱,还经常协助二伯裴善星做准备工作。

裴佳欢的身影不仅出现在“家晚”上,还频频出现在其他舞台上。这些年来,他代表甘霖镇参加过嵊州市的越剧表演比赛,也去绍兴市参加过宣传廉政文化的演出。“今年因为工作忙,缺席了‘家晚’,但我对越剧的初心不变,以后将继续努力,让裴家‘家晚’越办越好。”他说。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陈正军 编辑:蒋超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