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停放难充电难 违规执行也很难

2024-02-28 15:55

来源:

“就是没地方停才停到架空层”“还是缺少强制手段”“应该从源头抓起,严控锂电池质量安全”……昨天,本报曝光了越城区多个高层住宅小区存在的电动自行车乱停乱充问题,引发市民、网友热议。

电动自行车

停放难、充电难

越城区迪荡街道龙骧园小区的问题曝光后,高层住户徐女士来电向记者诉苦。她表示,针对电动自行车,小区在4幢高层住宅前设置了七八处集中停车棚,有200多个车位,可以扫码充电。但相对于小区超过700户住户来说,车位数量显然不够。“特别在晚上,停车棚里根本没空位。”徐女士说。

遇到相同问题的,还有位于斗门街道的丽景华庭小区,每到晚上,小区就停满了电动自行车,不少住户下班后找不到车位。该小区物业经理廖先生告诉记者,电动自行车乱停乱充,根源在于“供需不对等”,许多小区在规划之初并未考虑到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的位置以及充电设施布局,想不到电动自行车的使用群体会如此庞大。

“设置集中停放区域还涉及充电费用问题。”网友“天道酬勤”说。记者了解到,不同小区扫码充电的计费方式有所差异,有的是按量计费,充多少算多少;有的是按次计费,比如单次6小时以内收费1元,12小时以内收费2元。按量计费的方式,可能会让部分居民觉得不划算,进而选择拉“飞线”充电或带电瓶上楼。

法律有规定

由谁来执行?

不是所有高层住宅小区都缺少车位,像记者走访的迪荡街道星尚悦湖苑、稽山街道融创越州府等小区,都设有地下停车场,但仍有不少电动自行车乱停乱充。

应急管理部发布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规定,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可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关键在于谁来行使这个管理、处罚的权力?”网友“冰凌”认为,没有强制处理的权限,今天清理好,明天又会有,这个责任到底是在物业、社区、街道还是消防部门,有必要先搞搞清楚。

根据公安部《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对于住宅小区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的行为,有物业的,归物业管;没物业的,则由乡镇和街道指导村委会、居委会管。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物业虽有劝阻的责任,但假如业主不听,我们也不可能‘开罚单’,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一家物业公司负责人吴经理也认为,居民自觉要建立在有效执法的基础上。

源头在锂电池

有必要加强监管

市消防救援支队一名防火监督干部介绍,电动自行车燃烧通常与锂电池热失控有关。据悉,热失控一般与电池内部电解质分解、金属锂析出、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通常发生在过充、过放、短路时。

消防部门提醒,电动自行车发生燃烧1分钟内,温度可达120℃,随着燃烧进行,锂电池很容易发生爆炸,最高温度可达1000℃以上。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

“不管电动自行车停在哪里,其导致的火灾起数都在上升。除了规范车辆停放,我认为问题源头还是在锂电池生产,相关部门有必要在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制造环节加强监管。”网友“勇往直前”说。

“提升锂电池质量安全固然重要,但这并不妨碍整治电动自行车乱停乱充现象。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假如电动自行车发生自燃,停在远离住宅区域或防火隔断区域,其造成的损失大概率会比停在架空层、楼梯间小很多。”龙骧园小区高层住户陈先生说。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