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过后是越城区斗门街道马海工业社区党支部书记吴城奇最忙碌的时候。辖区内的企业陆续复工,企业人手够不够?是否遇到资金问题?有没有闲置厂房亟需招租?这些都需要吴城奇和社区网格员们挨个儿敲门“家访”。
与一般城市社区不同,吴城奇所在的马海工业社区有着297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其中不乏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浙江佳宝新纤维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海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是一个庞大的工业集聚区。
“浙江埃克森电梯有限公司开年共有20余个用工缺口,浙江佳宝新纤维集团有限公司反映公司门口的公交站台设置存在安全隐患……”吴城奇随身携带的工作笔记详细记录着企业反映的各个问题,既有企业发展遇到的难题,也有员工们反映的生活琐事。“我们既是管家,也是保姆。”吴城奇笑着说。
而这也正是马海工业社区成立的价值所在。马海片区因村居整体拆迁,原有6个村居整建制撤销,导致村社自治组织缺失,加之企业职工及流动人口较多、结构复杂,原有服务模式已很难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政务服务需求。“企业与政府之间,亟需一座连接桥,在助企发展的同时,还要管起职工生活大小事。”斗门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2021年11月,斗门街道在马海工业集聚区设立工业社区,这种模式在绍兴亦是首创。2年多来,社区以“共建契约化、管理网格化、服务社区化”为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工业片区服务治理新模式,致力打造新时代“职工之家、政企之桥”,为全省工业片区社区化服务输出“绍兴样板”。
马海路18号,是马海工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所在地。当前,这里共开出4个服务窗口,承接了区街两级31项下延的涉企便民服务高频事项。“像办理社保证明、暂住证等业务,这里都已基本覆盖。”浙江佳宝新纤维集团有限公司行政经理丁国娟说,原来这些业务都要去街道或者区里才能办理,现在路上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5分钟左右。
对于辖区企业来说,工业社区带来的便捷远不只如此。先前,有不少企业员工向社区反映,辖区内乘坐公交不方便,下车后到工作地点还要走很远的路。为此,社区的工作人员立即与市公交集团对接,对原有公交线路进行延伸。
去年9月,马海工业社区牵头成立了发展促进会,除了参会的45家企业,斗门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应急和消防管理办公室等单位参与其中,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力量下沉,打通助企服务“最后一米”。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