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名片:浙江嘉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在越城区成长起来的企业,专业从事骨科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销售脊柱系列产品。公司以院士工作站、浙江大学、深圳先进院、北大生物材料研究所为依托,创新产、学、研、医合作机制,用先进的科研成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目前,公司已取得近30多项专利技术以及7个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建立了国内一流水平的实验室、净化车间及高档进口数字化生产流水线。
仓储车间里摆放着多款骨科类产品。
脊柱是人体躯干的支柱、是生命的中枢。相应的,脊柱类的骨科植入产品要求很高,在医疗器械领域是一个极具科技含量的产品。浙江嘉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注研发、生产、销售骨科脊柱耗材的企业,这家土生土长的越城企业十年磨一剑,研发出上百款不同型号的骨科脊柱植入产品。因为产品质量过硬,近年来不断得到市场认可,公司业务进入高速增长期,并成功实现了不少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十年成为业界翘楚
上千平米的洁净车间内,几十台自动化精密仪器一刻不停地工作着,多个型号的骨科脊柱医疗耗材“椎间融合器”正从生产线上被不断生产出来……日前,记者走访了位于绍兴越城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内的浙江嘉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该公司3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内,除了置放大型生产仪器的车间,还包含研磨间、阳极氧化室、激光打标间等一整套生产骨科精密耗材的专业车间。“与很多大企业相比,公司的车间面积虽然不算大,但能生产各类骨科脊柱类医疗器械,如果满负荷生产,每年可创造上亿元产值。”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
“脊柱类的骨科耗材不起眼,但精密度要求很高。”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一个小小的植入耗材,能给患者很大的帮助,“比如正在生产的椎间融合器,可用于脊柱融合手术,取代受损的椎间盘,为两个椎骨融合提供理想的环境”。
嘉佑医疗公司成立于2014年。谈到公司的发展历程,企业负责人李刚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医疗器械从产品研发、立项,到获得上市许可并进入市场,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尤其在骨科医疗器械中,脊柱类产品是要求最高的品类之一。由于脊柱类疾病成因多样、种类繁多,并有发生脊髓损伤、神经损伤、瘫痪等风险,对手术术式的要求更高,微创技术处于不断创新和改良过程中,对耗材的创新需求非常迫切。”李刚告诉记者,嘉佑医疗公司成立之初,产品就定位国内脊柱类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的中高端市场。
只有创新的产品,才能打开市场。嘉佑医疗公司的研发团队以国内顶尖的院士团队为基础,通过和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生物材料与表面工程研究所展开合作,源源不断产出先进的科研成果。“我们是土生土长的越城企业,尤其是2018年入驻绍兴越城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后,得益于越城良好的产业生态,公司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李刚说。
嘉佑医疗公司的产品临床测试,在河北省第三医院、陕西西京医院、苏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国内骨科的顶尖医院进行。如今,公司已经拥有30多项专利技术,尤其是拿到了7张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该公司的产品和山东威高、厦门大博等国内骨科医疗器械知名企业一起进入了政府集采目录,成为绍兴骨科医疗器械界的翘楚,而且进入了国内同类企业的第一阵营。
两年产值增长20多倍
“167万元这个数字我记得很清楚,这是我们公司产品第一年进入市场的销售额。”李刚笑着说,经过多年努力,2021年公司终于拿到了市场准入资格进行产品销售,因为质量过硬,产品渐渐打开了市场,产值近两年呈现爆发式增长,去年一举突破4000万元,两年时间产值增长了20多倍。
在嘉佑医疗公司的仓储车间内,记者看到了上百种各类型号的骨科植入耗材。“我们基本每天都在发货,全国上千家医院都用上了我们的产品。”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骨科医疗耗材行业中,产品的质量和临床效果决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取决于是否有优秀的人才不断推动产品的研发及优化。为此,嘉佑医疗公司邀请北京协和医院、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华西医院等多名国内顶尖骨科专家指导骨科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专业的团队为公司赢得了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与良好的市场口碑,目前公司已经和500多家经销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我们掌握了多项骨科脊柱产品制备的关键技术,这些先进技术为公司的产品升级提供了可靠保障,使得国产产品替代进口产品成为可能。一个上百亿的市场,正等待我们去开拓。”李刚介绍,目前全国每年的脊柱类手术高达150万例,全国有2000万的潜在病人,受益于国内骨科行业需求旺盛、进口替代、行业集中度提升等趋势,公司有望持续受益。而进入政府集采的医疗器械名录犹如一块打开市场的“敲门砖”,让公司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