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近年来,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前三位不良饮食危险因素是吃得咸(高钠饮食)、吃得细(低全谷物饮食)和红肉吃得多(高红肉饮食)。
吃得咸、谷物少、红肉多伤“心”
研究通过对1990~2019年中国≥55岁人群,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分析发现,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与1990年相比,2019年归因于不良饮食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了25.97%。
尽管与1990年相比,2019年归因于高钠饮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有较大幅度降低,但仍远高于其他饮食危险因素。
归因于低全谷物饮食和高红肉饮食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且与1990年相比分别升高了21.83%和9.22%。
归因于高加工肉类饮食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较低,但其增长幅度最大。归因于低水果、低蔬菜、低纤维饮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及其顺位均有较大幅度降低。
研究者分析,近年来我国饮食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水果、蔬菜、大豆和坚果的摄入由以往的摄入不足到逐渐趋于均衡,因此归因于低水果、低蔬菜、低纤维饮食的心血管疾病负担明显降低。
作者: 编辑:周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