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元培学院】结缘绍兴 心生欢洽

2024-02-27 14:31

来源: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走进绍兴,让我们一同去品味其中的旖丽和感动。

晴光恰映天色好,此处山青水长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绍兴都因山而得名,高大的会稽山脉尽揽了三分之二的地界,香炉峰的最高点足以触到云际流霞的彩辉,大禹陵内的禹庙升腾起绵延不断的香火,城市的脊梁就依着山的骨架建成;绍兴的水也是闻名遐迩,曹娥江和浦阳江浩浩荡荡地流过地界,水的冲刷带来了一首生命的赞歌。久闻绍兴“东方威尼斯”的雅名,今天我来到绍兴,只为一品那静水流深的生活,小桥人家的浪漫。

魏晋的风流,洋洋洒洒,泼到了绍兴。到达兰亭,昔日曲水流觞、群贤毕至的盛景之地近在眼前,清风吻着我的笑靥轻语,日光像缭绕的轻烟般缠上我的手指,“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此刻摆在我的正对面,使我久久无法移开视线;不远处鹅池里颇受书圣王羲之钟爱的大白鹅却在此时引吭高歌,企图分走我的注意,招呼我与它们拍张合照;但我更愿意在摇曳的竹海中漫步,寻一隅适合歇脚的幽静之地,用心感受古人的风雅之趣,享受个半日清闲。

迈动时间的脚步,走进诗词编织的梦。两首钗头凤,一座沈氏园,这座独特的古典中式园林,于黄昏的微雨中静伫。在初春的梅雨时节,我打伞走过沈园的灰墙白瓦,观赏四处绽放的腊梅花如何张扬着生命的悸动,用脚步丈量每一处被岁月拥吻过的绝景;“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今天我会不会偶遇我的佳人,你又是否会邂逅你的才子?即使时间总推着我们改变,昔年的点点滴滴,也不会失去本来带给我们的感动。沈园里那抽条吐絮的绿柳,揉碎了行人的影子,将那绵延几百年的时光,一并抛到了园内的每一个角落,天地倏然也就静默了。

绍兴的山与水都有着江南的柔婉,但在近代中国激烈变革的时代,绍兴也展现了它的铿锵坚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绍兴装填着鲁迅先生的童年的美好记忆。鲁迅先生生前居住过的四合院,据说是由他亲自画图设计完成,趴伏在白石墙上的常春藤如同一道系在衣摆处的流苏,在百草园的菜地上方招摇,我有心想去抓握,却又被幻听到的朗朗读书声惊在原地,仰头一看,木质牌匾上“三味书屋”的大字令我不觉将脚步放轻放缓,院子里高大的皂荚树却告诉我:不必紧张,无限草木为解颜。从这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地方走出来的鲁迅,却以犀利的笔墨和批判的眼光,直指人性的冷暖和思想的明暗,又怎能不让后继的我们敬佩敬仰呢?

兜兜转转,巾帼从不让须眉。“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绍兴是鉴湖女侠秋瑾的家乡,也是她最后的就义之所。我一路往秋瑾故居深里走,古色古香的室景布置得错落有致,不大不小的房间尽显大气简约之风;看着一张张黑白色的照片,我心中竟生怆然:那些像秋瑾一样在黑暗中摸索前进最终团结起来走向光明的女性,曾经经历过多少“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悲愤呢?可转念一想,世间没有什么能束缚住自由的灵魂!萤烛末光,亦可增辉日月。

踏着晚霞即将落下前的余韵,我走进了周恩来祖居。这是一座外观古朴的砖瓦房,黑色的竹丝台门仍保留着明代建筑的风格特色,祖居百岁堂内的天井两边对称种植了两棵棕榈树。我仔细地端详过祖居里所有陈列的周总理的史迹,脑海中浮现的是无数个像周总理一样始终为中国人民的境遇奔走忙碌的身影。我们幸福生活的今天,是用无数先辈们流血的昨天换来的,“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

在这趟绍兴之旅的最后,我坐上了黑棕色的乌篷船,一边喝着刚买到手的醇香的黄酒,一边听着吴侬软语的越剧唱词,从青石板铺就的古桥下方缓缓穿过,将斜阳光里的街巷全抛到背影后。

绍兴真不愧是“名士之乡”,有生之年,能和绍兴结缘,使我不经意心生欢洽,深感岁月安然。

绍兴的烟火是历史的回音,眼前的景致是生活的常态。人文绍兴,使我留恋忘返,她督促我大步向前……

作者:刘海粟(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作者: 编辑:叶露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