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四月的一个雨天,来到了语文课本里鲁迅笔下的家乡——绍兴。跟着小学课本里的记忆,我终于一见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真面目,长着嫩绿明亮嫩芽的百草园到泛着古旧檀木气味的三味书屋,也看到了课桌上刻着的“早”字,可这短短五分钟的距离,先生当年为什么还总是迟到?走着走着,一滴雨扑在了我的肩膀上,书圣故里更添了几分墨卷的香气,朦胧的薄雾中,簌簌的流水,清脆的鸟鸣,几缕薄烟袅袅升空,乌篷船摇啊摇,荡起几圈涟漪,细雨落了又落,勾勒出江南的水墨丹青。在题扇桥上眺望远处的文笔塔,施施然于黑瓦白墙的房子之间,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之上,入眼尽是文人墨客所挥笔的书法,仿佛穿越千年化身为羲之的笔墨纸砚,一笔一蘸甘愿被刻入永恒的历史之中,下雨天都不回家的小狗趴在八字桥上,你也是在留恋烟雨中的江南吗?在这里我遇到了天下第一好事只是读书的老爷爷书店,他的书能够嗅到芸草的清香,徒步到戒珠讲寺,带着兼毫笔蘸一点墨池,好像自己也能挥洒出工整挺健的行书。我还看到路上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的阿婆、拄着拐杖漫步地阿翁、坐在门前一针一线钩织着毛线鞋的老奶奶,还有一对老夫妻,爷爷炸着香喷热乎的臭豆腐,出锅时淋上黏稠的汤中,奶奶炸着萝卜丝饼,外焦里嫩。往外到蔡元培故居走一走,标准的明清台门建筑,来了解教育泰斗的一生。在沿袭了江南园林布局的沈园中,典雅有致,古朴庄重,园内亭台山石错落有致,板桥横跨古池塘,绿柳青荷,相互映衬,曲径通幽,品读刻在石墙上的《钗头凤》,在沈园之夜赏一曲陆游唐琬的凄美爱情故事的越剧。
小憩片刻,我被一滴雨带到了兰亭。我好像望见了1600多年前的永和九年的那一场醉,暮春之初,王羲之借着美酒挥笔肆意写下千古名篇《兰亭序》,成为了天下第一行书,也给绍兴山水赋予了文人风骨。16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仿佛还能呼吸到那年群贤毕至的春光明媚,竹林清风、曲水流觞。兰亭像文化使者,携带着千年风骨的韧和王右将军留下的序,为后人传递书生笔下的情思意志。
如果说人生只下一次江南,我想我会选择绍兴,在清风拂面的清晨,在朵朵浮云的悠闲午后,在尘日余晖的傍晚中,去享受它的文化底蕴,它的江南水乡烟火气。
作者:薛伊可(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编辑:叶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