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孩子压岁钱收到手软,到底属于谁?绍兴有父母很纠结

2024-02-27 12:36

来源:

新年假期已结束,孩子们也陆续返校。盘点过年总结,孩子们最开心的环节之一就是拿压岁钱,不少孩子都能拿到上万,甚至数万元的红包。许多父母会将红包用于还人情,还有的替孩子们保管,先将压岁钱开户存进银行,有些孩子则觉得给自己的红包那就可以个人自由支配。

记者了解到,压岁钱属于谁,怎么保管和使用,是一直以来的讨论热点,背后能够反映深层的亲子关系,如果没有妥善解决,甚至有时还会引发一些“家庭大战”。

压岁钱的支配成了家里“难题”

绍兴越城区郑女士的儿子今年收到了两万元左右的压岁钱。目前孩子在读幼儿园中班,已经有了独立意识,觉得这钱就是自己的,不许父母存起来。

“我去年是带他去银行存的,他没啥感觉,今年说不要存了,存在银行就看不见了,要放在家中他自己的抽屉里。孩子平时其实蛮大方的,拿了钱是想出去请客。我猜他主要是想体验自己安排和掌控钱的感觉。”郑女士告诉记者。

徐女士则觉得压岁钱让人头疼。今年父母给了孩子一万,自己多加了两千“还了回去”,有些亲戚家有两个娃,自己还要多掏一份,这么一来一回,还亏了不少。“娃还小,但也不好糊弄,一直哭着不肯给,最后买了个玩具,把压岁钱给‘骗出来了’,其实压岁钱就是搞人情,难道真的是给孩子吗?”徐女士无奈地说。

而高先生的女儿高佳(化名)刚上初一,很痴迷二次元动漫,过年用压岁钱下单了一堆手办和周边。这两天家里收到了三十几个快递,才被父母发现。高先生查了手机,还看到有些亲戚是微信转账压岁钱,孩子都悄悄收下了,没有告诉家长。高先生一直不限制女儿使用压岁钱,但希望女儿花在正确的地方,本来还想用这笔钱给她报书法兴趣班。可年刚刚过完,女儿就擅自花了有近六千元,气得高先生跟她大吵了一架,把剩下的钱没收了。

“这钱就该是我的,我要怎么花是我的事情,我觉得父母应该尊重我。”高佳也很生气。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一些家长认为“压岁钱某种意义上是给父母的辛苦费”,还有不少父母没收红包,并不是真的想要“私吞”,而是怕孩子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不懂得如何管理钱财,胡乱挥霍。但孩子们又觉得既然是给自己的红包,父母无权干涉。家长担心,孩子委屈,那到底由谁来做主保管、使用压岁钱?

法律上规定“压岁钱属于财产性赠与,归孩子本人所有”

近期,“夫妻离婚要求分割孩子26万压岁钱”登上了热搜。据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微信号2月20日消息,在江北法院审理的这起案件中,法院认定,压岁钱是长辈基于亲属关系对晚辈进行的财产性赠与,应归未成年人本人所有,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无权随意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据了解,未成年人的各项基本权利都应当受到法律全面且周延的保护。本案中孩子名下的存款系二人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的来自长辈的赠与,这一赠与应当属于长辈对晚辈的财产性赠与。根据《民法典》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尽管二人在接受赠与时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从保障未成年人财产权的角度出发,即使是在未成年人未满八周岁的无民事行为能力阶段,接受赠与的意思由监护人作出,也不能改变该财产属于未成年人本人的结果。

记者还关注到封面新闻近期在微博发起的“你小时候的压岁钱由谁保管”热点话题,其中数据统计有65%的人表示由父母保管,但往往“把钱给父母保管后就消失了”,只有21%是由自己保管。街采中也有很多人并不了解相关法律,以为未成年人的压岁钱所属权就是父母所有。“反正孩子也没记忆,三岁之前的压岁钱我都自己花了。”有人说。但其实如果孩子真的追究起来,父母需要返还该财产。

大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舒婷告诉告诉记者,受传统观念影响,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的财产权利缺乏重视,可以加强普法,让大家对于压岁钱的所属权有个客观的认识,但另一方面孩子拥有压岁钱,也不可以随意花。如果未成年子女实施了与其年龄、智力不相符的消费行为,比如买电脑等大额消费行为,需要父母同意或者事后追认方能有效。如果父母不认可,则可以主张这笔消费无效,法律层面对此予以支持。

尊重+引导帮助孩子构建良好的理财观

虽然压岁钱归孩子所有,但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构建孩子良好的理财观,同时让家庭关系更加和谐?为此,记者咨询了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副院长、心理学教授李黎。

李黎表示,千万不能强制性地剥夺孩子的用钱权利,如何引导取决于孩子的年龄阶段,当孩子在读幼儿园,似懂非懂时,家长就可以进行教育,存到哪里,让孩子心里有数,先建立孩子储蓄的意识;当孩子逐渐长大,有自己明确的想法,家长可以参与金钱支配的讨论,但发生不同意见时,不要马上否定,而是通过一些话术引导,比如这些压岁钱的给予并非是无条件的,而是带着长辈们对于孩子的期待,所以使用时需要慎重。这种培养和引导是循序渐进的。

“总的来说,要记住两个关键词,一是尊重,不管压岁钱有多少,首先要认可孩子支配的权利。二是引导,用积极的态度引导,参与大方向的决定,不要干预具体的购买使用。也可以让孩子将压岁钱进行分类管理,一部分用来储蓄,一部分用于购买自己需要和喜欢的物品,还可以分出一笔用于理财投资,或者为家人朋友购买礼物,甚至进行慈善捐赠,培养孩子有规划、乐于共享的品质。”李黎建议道。

此外,记者联系到了育儿博主陶静。陶静通过引导女儿“小桃子”管理压岁钱从10万赚到了12万,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压岁钱育儿经”,有不少网友为她点赞。

“我从她上一年级(6岁)开始,引导她参与压岁钱管理,小桃子每年大概可以收到1w左右的压岁钱,加上今年的压岁钱,目前账上有13万多,她通过理财知识的学习及实践,已经有了自己的小金库,还能负担自己平时养猫的费用。”陶静说。

据了解,陶静为了提升孩子的财商认知,从“小桃子”低年级开始,就在她的书单里添加了财商方面的书,如《穷爸爸富爸爸》《小狗钱钱》等,还会讲解一些股票和金融现状。

具体压岁钱的管理上,陶静每年给孩子部分可自由支配的现金,目前是500元的支配现金,随着年龄的增长,支配额度随之提高。其余部分做投资,前几年房产投资较好,陶静跟女儿商议,可以入股家中的出租房,房价涨了,孩子的资产也会跟着涨,同时,每个月收到的租金还可以拿到分红。去年房价开始下行,年前孩子从房子里撤资了,陶静将一张不用的银行卡给了女儿,随后资产转到这张卡上,购买了理财产品。

陶静表示,她给女儿提供了两个额外赚钱的渠道:做家务和赚奖学金。随后女儿又自己发展出了两个渠道,一是把闲置的玩具、文具、书籍卖给小伙伴或者二手交易网;二是在家出售自己做的特色饮品。孩子在这些“副业”上,去年又独立赚了一千左右。

“越节制自律,存款也越多,我现在很开心,这也让我越来越有动力好好管理压岁钱。”“小桃子”兴奋地告诉记者。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王文其 编辑:徐静怡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