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黎欣
最近,北海街道西湖社区西湖新村的许多居民发现,小区里原本水泥松动的健身器材被加固好了,纷纷“点赞”社区工作做得及时。“多亏了‘眼镜爷爷’及时告知,我们才能快速维修。”社区工作人员王亚丹道出了背后的“功臣”。
这位“眼镜爷爷”,名叫孙德富,今年已86岁高龄,是西湖新村远近闻名的热心人,因为戴着眼镜,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眼镜爷爷”。十几年来,除了恶劣天气,他基本坚持每天5点15分就出门锻炼身体,在社区的综合体育健身场总能看到他的身影。晚上,他也会利用饭后散步时间,检查健身器材,比如篮球场、羽毛球场的铁网等。器材破损了,设施需要升级了,他都会第一时间向社区反馈。
其实,自2000年退休至今,“眼镜爷爷”就一直非常热心社区的公益事务,无论是环境卫生整治,还是文明晾晒劝导、平安巡逻,他都会主动请缨加入。平时也会耐心劝导居民,不要把衣物、床单等挂在树枝上或是居家养老中心门口的防盗窗和健身器材上,一开始居民并不能理解,觉得他们爱挂哪里挂哪里。后来“眼镜爷爷”一次次地耐心劝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种情况才越来越少。
许多居民印象最深刻的是“眼镜爷爷”的劝烟行动。“现在走进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找不到一个老人吸烟,这都是‘眼镜爷爷’的功劳。”王亚丹介绍道,“他自己也有烟瘾,但坚持不在室内抽,而且看到一个劝一个,让大家都到外面去抽,长此以往形成习惯,活动室的环境更好了。”
更令人感动的是,尽管已是耄耋之年,“眼镜爷爷”对周边的同龄老人充满关怀。他结对了3户跟自己年龄相仿的空巢老人,定期上门为他们剪指甲、读报、换灯泡、修水管等,十年如一日地提供帮助。
“上次我的降压药吃完了,一个电话,老孙就把药配来送到我家里,真是太及时了。”住在隔壁单元的空巢老人柴师傅是“眼镜爷爷”的帮扶对象之一,只要有空,“眼镜爷爷”就会去柴师傅家里,陪他聊天读报,还经常带上自家做的小菜让他品尝,天气好时还扶着他下楼一起散步。柴师傅激动地说,“老孙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现在的老人最怕的就是空虚,没有个可以唠唠家常的人会很难受。”老年人更了解老年人的需求,所以“眼镜爷爷”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去看望这些老人。
深得人心的“眼镜爷爷”,同样是老年群体的最佳“代言人”,大家有些建议意见都会跟他说。春节前,西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发布通知,计划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五关门,假期里缺少休闲娱乐场地让不少老人犯了难。“‘眼镜爷爷’向社区反映了大家的心声,我们当即决定居家养老中心春节‘不打烊’,老人们都很高兴。”西湖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因为热心,“眼镜爷爷”总是闲不住,还帮周围居民解决了不少“烦恼事”,谁家有矛盾都愿找他“主持公道”,平日里他还尽己所能为居民写报告和申请,为儿女在外行动不便的老人跑腿办证等等。他帮助别人乐此不疲,居民们也都十分敬重这位可爱的“爷爷”。
“我们都会有老去的一天,在还有余力的时候关心别人,也是一桩美事。虽然我退休了,但还能继续在社区发光发热,看到自己所帮助的人露出的笑脸,感觉自己浑身又充满了活力,年轻了不止十岁!”精神世界充满阳光的“眼镜爷爷”说道。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