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精灵小队黄酒文化研学之旅

2024-02-23 17:43

来源:

“老酒糯米做,吃了变糯糯”。说起绍兴,最有名的当属黄酒,绍兴黄酒历史悠久,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那么绍兴黄酒里藏着什么奥秘呢?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阳明小学四(2)精灵小队的队员们带着种种疑问来到了绍兴黄酒博物馆。

走进大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出自于著名书法家甘稼泥先生的巨幅作品,让队员们知道:酒并不是刻意发明创造的,而是无意间得来的饮品,所以把它叫做“空桑偶得”。并也涨了一个知识:黄酒、啤酒、葡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黄酒在中国,啤酒在德国,葡萄酒在法国。不同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造就了不同的酒种以及多姿多彩的酒文化。

接下来小队成员参观了酒史厅—在这里队员们了解到了酒的始祖有仪狄和杜康。中国人好酒,却不像国外一样有酒神,只有酿酒业的始祖。而这始祖也有两位,一位仪狄,一位杜康。“仪狄作酒拨,杜康作秣酒”,因所用制酒原料不同,仪狄被称作黄酒创始人,杜康则是高梁酒创始人。在90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酒以独特的方式叙述了它的成长与价值,有始皇祭酒、羲之醉墨、曲水流觞、李白斗酒等数不清的典故。

小酌一口,酒香入喉,醉人心脾。走出酒史馆我们来到了酒俗厅,在这里,小队员们知道了,黄酒不仅仅是爷爷的解乏神器,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也都与酒发生着联系,或予庆贺,或予祝福,或以预祝,总寄托着人们的喜乐哀愁!无论孩子的“满月酒”“百日酒”,还是开业的“开业酒”、结婚的“交杯酒”,或祝寿的“寿酒”,黄酒都是稳稳的C位。

同学们还参观了黄酒的制作:酿酒主要以糯米为原料,经过筛米、浸米、蒸饭、摊冷、落缸、开耙及罐坛后发酵、压榨、煎酒、罐坛储存等过程才完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成品绍兴黄酒。古人酿造黄酒,工序复杂,而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时间——等一汪好水,候一个季节,酿一坛浓醇。

最后,在花雕技能老师的指导下,用绍兴花雕酒坛作载体,通过彩绘技艺进行美术装饰,创作出精美绝伦的花雕黄酒。队员们怀着兴奋,紧攥画笔,时而轻描,时而淡写,仿佛那一笔一划都是酒的韵味,都是酒的灵魂。

此次研学活动精灵小队的中国黄酒博物馆研学之行“满醉而归”。队员们了解了黄酒历史乃至“酒”字的历史演变,深刻感受到黄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绍兴市阳明小学四2班陈芷涵 指导老师:鲁丽丽)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倪妮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