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代表风采丨倪锦锦:以越韵越心彰显代表担当

2024-02-23 09:41

来源: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金鼓震天,旌旗蔽日,这是浙江省人大代表、嵊州市越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国家一级演员倪锦锦在杭州亚运会倒计时“200天+”主题活动上的精彩亮相。倪锦锦饰演的穆桂英庄重大气、英姿飒爽,唱腔高亢明亮、铿锵有力,展现大将爱国风范,让古典的越剧艺术在现代舞台上绽放华丽光彩。

文艺是时代的镜子,是时代的精神面貌,是一个时代的风向标。倪锦锦时刻牢记嘱托、坚守初心,在传承越剧中当好表率,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

1钻研越剧艺术精益求精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路都是从脚下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进团近二十年来,倪锦锦勤学苦练,潜心克己,在艺术上不断钻研。为了更科学地发声运腔,她专程赴上海向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吕瑞英老师、著名戏曲声乐专家纪小玲老师、著名越剧作曲家陈钧老师求教指导。为了更完美地展现人物形象,她查阅了大量的史料,精心品读剖析人物,对每一个动作、每一种神情、每一句唱词都反复揣摩、刻画、演练,力求通过字斟句酌,实现表达的精准到位。

扎根越乡舞台近20年,倪锦锦饰演了《核桃树之恋》《傲雪芬芳》《大漠骊歌》等一系列剧目大戏的主要角色,成功塑造刻画了多元化的舞台人物。每每剧目演出到动情处,往往催人泪下,令观众沉浸在剧情中久久忘怀。

多年来,倪锦锦始终坚守在基层演出,积极参与文化惠民,参加了多地越剧艺术交流展演活动。近三年来,她参演大戏200余场,折子戏50余场,先后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晋京展演、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节、中国越剧艺术·2020绍兴有戏活动开幕式等各级各类展演,让传统戏剧文化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2为越剧代言尽心竭力

2019年1月,一篇《浙江“两会”上居然有人唱越剧?》的微信推文刷爆了朋友圈,而文章的主人公正是倪锦锦。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绍兴代表团第三组代表小组审议现场,趁着会间休息,倪锦锦大大方方地起身献唱了越剧名段《官人好比天上月》,这是作为一名越剧人“文化自信”的最佳体现,也是对“传承越剧”写进省政府工作报告的最佳庆贺。

越剧的生存与发展,固然离不开越剧从业者兢兢业业地传艺弘艺,同样也离不开政府部门与社会的重视与支持。时代需要“知症候、明诉求”的越剧人站出来,为越剧“代言”。当选省人大代表以来,倪锦锦一直都在为越剧的生存发展和改革创新而奔走呼吁。

尽管平时工作、演出的日程非常繁忙,倪锦锦依然积极参与人大各类会议、活动、视察、调研。为了越剧艺术能够更好地传承发展,她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关于设立“浙江省越剧传承发展基金”、关于支持越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关于文艺院团高级职称专家延迟退休问题、关于推动“越剧保护传承”区域协同立法等建议。

传承弘扬 越剧文化

在她的推动下,越剧艺术焕发了更加蓬勃的生机。嵊州市成功创建省级越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越剧博物馆新馆建成投用,越剧小镇创成省级特色小镇。2022年,嵊州市与浙江卫视合作推出的《越剧特别季》第一季火爆全网,累计观看人数超9500万人次,将电视戏曲节目的传播能量推到了一个新高度。越剧文化资源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启动修缮了袁雪芬、傅全香等越剧名人故居,创新推出“富乐嵊州·村村有戏”“富乐嵊州·天天有戏”等文化惠民工程;2023年的“村越”好声音又是火爆朋友圈,25场次竞唱比赛吸引线下观众10余万人,全网点击量超3900万人次,其中总决赛直播观看人数超40万人次。

此外,倪锦锦牢记为民初心,坚持参加志愿活动,发挥所长,用艺术点亮百姓生活。作为“嵊州村嫂”志愿服务组织的一员,她经常协助妇联开展“空巢老人望一望、残障人员帮一帮、留守儿童顾一顾、困难家庭助一助、不良言行管一管、邻里纠纷劝一劝、个人才艺亮一亮”行动,对村嫂们开展越剧演唱等才艺培训,在推动村嫂开展乡村善服务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人大)

作者: 编辑:杨寒凝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