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年初八开始,越城区集成电路企业纷纷开启复工复产忙碌模式。到2月19日,全区集成电路企业节后复工复产率达到100%。(2月20日《今日越城》)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新年伊始,集成电路企业即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进姿态,开足马力忙生产、赶订单、供市场,全力冲刺新年“开门红”,顺应了绍兴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风向,有助于抢占集成电路“产业地标”新高地,开创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及应用全产业链发展新局面。
集成电路产业是越城转型发展的主引擎、主阵地,也是绍兴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抢占集成电路“产业地标”新高地,必须聚焦优势领域,抢跑细分赛道,错位嵌入长三角产业分工,进一步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链企业从“单兵作战”转为“集群发展”。
在市政府向九届人大四次会议所作的工作报告里,越城区打造国内重要集成电路产业高地的经验做法也是“可圈可点”。打造从上游半导体材料、设备,中游设计、制造、封测,到下游汽车、医疗、通信等产业应用的国际一流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必须内聚资源、外引合作,做大做强行业龙头,尤其要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才能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集聚效应。
扶持专精特新企业,除了政策优惠,更需要资金支持。要以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引入产业,带动更多金融“活水”流向集成电路产业,助力产业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要着力打造上下游协同共生、耦合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通过“人才+平台+资本”的智资互融,加速形成领军企业带动、腰部企业发力、中小企业加速提升的产业发展格局。
对于蓬勃发展的集成电路产业而言,赢得人才,就是赢得持久的竞争力。要进一步整合校企合作资源,健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体系,实现集成电路产业招人、育人和用人校企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深度融合。要创新建立高层次人才编制“周转池”、实行公司法人“举荐制”、创新青年科学家“免评审”落户等制度,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更多“增值式”服务。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