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城市,都有或者希望有属于自己的建筑地标,更希望有属于自己的“人文地标”。
说到“人文地标”,绍兴数千年,从不曾缺,且森森树木已成林。
那么,当代绍兴,能否孕育出一个新的“精神文明”地标?
40年后的今天告诉我们,太能了!
先回顾一下当初的故事:
1984年的春天,时任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书福在撤地建市后的绍兴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之际提议将市花确立为兰花。
此提议一出,会议一致通过,没有异议。
翻开《关于把兰花定为绍兴市市花的决议》,寻找当初人们的思想轨迹:兰花不畏严寒,四季常青,幽香清雅,享有“天下第一香”之美誉。其植株碧绿葳蕤,挺拔秀丽,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其花,素淡清新,朴实无华,芳兰远馨,确是一种高尚风格的象征。
随之,绍兴市兰花协会成立,吴书福任首任会长。在他的努力下,人才济济,大量养兰、爱兰之士聚集在一起,夯实了绍兴兰花事业做大做强的基石。此后,绍兴兰花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喜讯接连传来。2009年,经过全省长达6个月的海选后,兰花夺魁,晋级省花。
回首往事,梳理近些年绍兴承办的全省、全国乃至世界性的活动,可以发现,兰花元素诸多,擦亮了绍兴这座城市的颜值!
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在绍兴举办,通过卡通手法创作而成的吉祥物“合合”,以市花兰花为原型。
第21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在绍兴举办,志愿者的服装就是以绍兴市花兰花为素材,很好地体现了绍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时代气息。
浙江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在绍兴柯桥开幕,其中吉祥物“兰兰”惹人喜爱,“兰兰”的名字,代表着兰花,同时也代表着书法圣地兰亭。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兰花赠优秀教师、兰花赠道德模范、兰花赠“绍兴好人”……人品与兰品交相辉映。兰花,真正成为绍兴精神文明的形象代言。
且看今日之绍兴,山上有兰,家中有兰,城市建筑设施也处处藏着兰和有关于兰的故事。譬如惠兰桥、望花桥、兰香馆、越王兰苑、城市广场兰花花柱及绍兴大剧院标志……采兰、养兰、诗兰、书兰、画兰等习俗,已深深融入绍兴人的生活。
作者: 编辑:姜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