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的最后一个部分是“鲁迅与书法”。严格的幼学、严谨的师承及对中国传统的毛笔书法的酷爱,使鲁迅成为近现代一位独具风采的书法家。在现存的大量鲁迅手稿中,篆、隶、行、楷诸体皆工,书风继魏碑一路,宽博沉雄,简淡古雅。郭沫若曾评说:“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质朴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士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鲁迅手稿的存世量,是近现代文人学者乃至书法家中最多的。
展览展出了鲁迅的部分诗稿、题赠、书信、手稿。包括致郑振铎、胡适信的手稿,为女作家萧红的《生死场》所作的序言,还有鲁迅自传的手稿,特别是鲁迅1936年9月所写的内含7条遗嘱的杂文《死》的手稿,都弥足珍贵。
鲁迅笔下的书法和文学常常相互影响,他的文学作品最初多以书法的形式产生并成型。“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这首《自题小像》诗,是他21岁时在日本东京所作。1931年,51岁的他再次书写《自题小像》,既表现了其书法上清劲自然、古雅有致的风格特点,也表现了他满腔热血的爱国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开放期间正值甲辰新春,配合龙年主题,通过提取剪纸、版画、木刻等元素,立体呈现鲁迅多元的审美意趣,营造轻松祥和的新年氛围。
作者: 编辑:姜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