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的第二部分为“鲁迅收藏的金石拓片”。鲁迅从1913年开始收藏金石拓片,其目的一是保护国家文化遗产,二是进行金石学研究,三是借鉴古代石刻艺术,弘扬现代艺术。北京鲁迅博物馆现存鲁迅收藏的6000多件金石拓片,包括汉画像、砖拓、瓦拓、碑拓等12类。展览展出了鲁迅收藏的砖拓作品《元平元年砖》,碑拓作品《登百峰山诗》《曹全碑》,瓦拓作品《玄武》《夔凤纹》《甘林》,墓志《萧瑒墓志铭》,还有佛教造像等。
汉画像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它是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瑰宝,也是鲁迅收藏中的重要类型。鲁迅认为:“汉人刻石,气魄深沉雄大,唐人线画,流动如生,倘取入木刻,或可另辟一境界也。”展览展出了鲁迅收藏的江苏汉画像《射阳石门》、河南南阳汉画像《西王母与月宫、玉兔捣药、九尾狐》、山东汉画像《孔子见老子》。
鲁迅不仅注重收藏,更重视对汉画像的研究,他曾搜集整理完成了《汉画像集目录》,并准备出版《汉画像集》,可惜并未实施。鲁迅突破了汉画像研究只局限于考古学和金石学领域的局面,而注重其在艺术领域中的运用,这是鲁迅对汉画像研究的独到贡献。
作者: 编辑:姜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