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用年号的古碑文
在绍兴市文史研究馆展出的“稽古存真——南派精拓传拓精品甲辰新年特展”中,有一方碑拓颇引人注目,高165厘米宽79厘米的碑上,自右至左竖刻《勅赐改立广福寺记》12行楷书,每行30字左右;碑下部字体残缺,右下有裂,旁饰缠枝花纹。碑文如下:
勅赐改立广福寺记
夫禅非吾教也,而寂以摈纷,虚以离俗,撰轮回以警□□□□而圣□□□□崇其教。肇汉迄今不废千载,许因赖以庇宗社之一助也。稽郡西三十□□,有山曰寿圣,无绝嶂以参天,耸微峰而独秀。我朝元祐初,勅赐其侧建寿圣院。命僧思纯住持。上为祝厘,下为捍患,一境籍宁。十二年有□改广福寺。增置翚刹梵殿,壁立巍巍峩峩,与孤峰并屹,此广福之大概也。旁□斋室,后构禅舍,群山排卫,呼拥后先,此广福之奇观也。夫始以寿圣名院,□以广福名寺。
圣朝锡福保民,甚盛心矣。思纯殚力课成,一新其制,无负皇命,无罹神谴,其禅之望哉!余政馀乐其悟玄之有地也,故谨述以识不□□。
大宋元祐十四年夕郎右司谏姚勔撰
据碑拓作者金立标介绍,原碑为2023年8月在柯桥区湖塘街道埠头村拆迁时发现。这与碑文所述“郡西三十(余里)”方位相符。且此地一直名唤寿圣埠头,恰与寿圣山、寿圣院地名一致。查阅《绍兴宗教》(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见有“广福禅寺”条目。“广福禅寺,旧称广福禅院。在绍兴柯桥镇丰富村寿圣埠头。初僧思纯造香林寮,宋治平四年(1067)赐‘寿圣院’额。绍兴三十二年(1162)改广福禅院。元季毁。明洪武十五年(1382)僧得悦重建,寺基5亩,房屋20余间。清康熙年间(1662-1722),有《赓昱宗道人齐僧田碑记》。有宋元祐《勅赐改广福寺记》碑,姚勔撰。雕刻佛像达79尊。”据当地村民说,广福寺早在1949年之前改为埠头小学,后在“文革”时,寺因房屋破旧,重建为小学。碑记也随之埋没于屋宇之下,直到去年拆迁始见天日。
姚勔所撰宋碑以简述佛教自汉传入东土而兴盛起首,点明寺院方位和周边环境、方丈姓名及建造缘由、改名为广福寺的时间和整修后的规模盛况。然后改名与落款时间分别标注为元祐十二年、十四年,颇令人费解。熟知《宋史》的都知道,元祐是北宋时期宋哲宗赵煦的年号,于1086年开始使用,共使用9年,也就是元祐九年四月改为绍圣元年,作者姚勔贵为“右司谏”,非山野村夫,皇帝改了年号,岂有不知之理?为何此碑文中仍写元祐年号,并出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元祐十二年、十四年之时间概念呢?
作者: 编辑:姜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