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弘扬古越文化,传承匠人技艺

2024-02-21 16:48

来源:

塔山小学三(11)班鹰雁小队进去大禹开元度假区,寻找原禹裔姒姓家族繁衍生息之地,距今已有四千余年。整体建筑群以独栋的松散形式沿河展开,整体规划着眼于古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不破坏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以白墙墨瓦的明清建筑为主体,小桥流水穿插其中,祠堂、戏台、天井、古街、石巷等景致相映成趣。幢幢粉墙黛瓦的楼阁,高低错落,石板小桥,曲径通幽,梅蕊吐香的季节,鸟啼声声,木质门窗散发着历史的味道,一切穿越千年,在此处延续。

古戏台,古戏台俗称“万年台”,它汇集了建筑、戏曲、书法、宗教等多方面的艺术文化,是迄今保存在绍兴境内一笔巨大的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是一种智慧、美感,是留存文明的记忆,是一种不断鼓励我们的力量。你只要在古戏台边徜徉片刻,便能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厚重幽远的文化张力。万里驰骋收敛成数尺楼台,楼台的飞檐翘角又指向无边的云天。端坐台下,心胸顿觉开阔,气概顿觉豪迈。所有的繁琐与郁闷都被悠扬的乐曲和绵长的唱腔拉出体外了。官河埠头绍兴为有名的江南水乡,境内河道纵横。以前人们外出,大多依靠舟船代步。禹陵村位于绍兴城的东南面,依山傍水,与外面的交通,只有一条石板小路。所以各级官员来绍兴祭禹时,都是乘船到村里。上岸后整肃衣冠,列队到禹陵祭拜。就是历史上的秦始皇,以及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是在这里上岸的。因此称之为官河埠头。

禹裔馆,禹裔馆为存放大禹遗物的博物馆。遗风犹存牌坊当地叫宅牌轩楼,上面刻有“遗风犹存”四个字,对联:山存圣庙,禹王寝卧稽峰里;村旁清流,后裔耕耘鉴水边。意思是说:大禹的陵庙位于会稽山麓,禹陵村就在旁边,大禹的后代世世代代在这守陵、耕耘。

檐廊上方有飘檐,廊的一边与房屋相依,一边有柱的走廊,称为檐廊,体现江南水乡风格。

(绍兴塔山小学三(11)班鹰雁小队 指导老师:潘烨铃)

作者: 编辑:张艺涵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