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下午,我们东浦街道中心小学六5中队阳光小队的队员们相约去感受一下大运河的历史足迹。
来到文化园,主馆大厅内一条以“古韵今作”建筑手法呈现的“浙东古运河”夺人眼球,在这幅“运河长卷”中,可以找到绍兴、越城乃至运河边上的各个镇街,全方位系统呈现浙东运河沿线人文历史价值内涵。
更让我兴奋不已的是一块“海侵海退,沧海桑田”电子特效屏幕,通过多媒体交互、VR虚拟现实技术等互动形式,将绍兴海侵海退的水利历史立体沉浸式生动演绎:8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构成越文化的源头,产生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史前水利、航运活动;约公元前21世纪,大禹治水毕功于了溪,归葬于大越会稽山;之后,越地人民顺应自然,缵禹之绪,兴修水利,发展航运,将这片沼泽之地改造成繁荣富庶的鱼米之乡……历代营建的港口码头、闸堰工程、纤道石桥等古迹静静矗立。文化园内大量出土的瓷器和古船遗迹犹如一本本生动的历史教材。
通过这次小队活动,我们感受到了非遗传统文化。
(东浦街道中心小学六5中队阳光小队 指导老师:陈佳萍辅导员)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叶露洁 编辑:张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