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在这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龙灯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特色的文化现象,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地方文化特色。
为了能够近距离更深入地感受到这份来自非遗传承独有的“中国年味”,鲁迅小学文源校区二(5)班六小灵童小分队的同学们展开了一场制作龙灯的活动。在充满了古典特色的柯桥古镇,在这甲辰龙年的新春之际,在温暖和煦的阳光下,同学们兴致昂然,听着老师讲解关于龙灯的由来,耐心细致,一步步动手制作。拼接龙身,放入灯珠,每一步都用心感受着。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科技化时代,回归到历史的沉淀中,同学们体会着传统文化中来自匠人的执着,保持专注,透过这毫厘间的缝隙,寻一份静心,在手起手落间,用指尖感受着这诗意磅礴的非遗文化。
龙灯,起源于汉代,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龙灯的舞动,是家的温暖,是年的味道。它不仅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亦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祈求丰收、祥瑞和幸福。每一处闪烁的点点灯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传承。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同学们零距离接触和体验了民间民俗技艺,既拓宽了艺术视野,又激发了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为非遗的传承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
非遗龙灯,点亮了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远隔山海,跨越历史,它以最鲜活、最生动的方式,承载了我们的起源、历史和文化。携手一起,关注非遗,保护非遗,传承非遗。相信在新鲜血液的注入下,非遗也会继续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迎接它的是更加熠熠生辉,灿烂耀眼的明天!
(鲁迅小学文源校区二(5)班六小灵童小队 指导老师:高明阳)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施妍静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