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
绍兴政协系统
第一届“最美政协人”
闪亮登场了
今天登场的是
孟琼晖
孟琼晖:诸暨市政协委员,诸暨市博物馆(市非遗保护中心)馆长、主任。
颁奖词
如果说,文化是一盏灯,她就是那个为人们点灯的人。27年默默守护,27年深沉耕耘,转化成一件件提案、一部部著作、一个个课题。历史的印记、文脉的传承,在她笔下展现出最美的时代风景。
建言献策,争做文化“代言人”
心头萦绕殷殷嘱托,以及对文化现状和未来的沉甸甸思考,孟琼晖一次次登上参政议政的发言台,发表真知灼见。民革党员、政协委员、博物馆长、非遗中心主任,多个身份集于一身,孟琼晖对于责任使命意识愈发清晰:勇于建言,言人未及之言,进而推动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伴随参政议政水平的日见成熟,是她一路洒下的热情与汗水,更有一份份颇具见解与思考重量的报告。
有心人做过统计,她在历次会议上提交了60余件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其中40余件与文化建设相关。《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助推美丽诸暨建设》《宋韵“富”能,激发“杭绍同城”新动力》……这些提案的深层思考与独到见解,都直截了当写在了题目上。惊奇、赞许、鼓掌,每次大会发言,孟琼晖总能引来领导批示、部门重视、社会瞩目。
调研不止步,思考无止境。孟琼晖把掌声与赞许转发为更高层次的探索。她领衔撰写的《关于加强“三贤”文化研究运用,以文化人赋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建议》等10多篇提案获诸暨市政协优秀提案和诸暨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关于加强全省红色文化保护利用的建议》等多篇社情民意信息被民革中央、绍兴市委办、绍兴市政协录用。一亩三分的田园,浓缩着的是文化的大千气象。2022年,她在诸暨市政协委员考核中位列第二名,同年8月,她牵头成立诸暨文化艺术界委员工作室,守望并深耕于此,不厌其烦,不知疲倦,致力于找寻基层文化高质量发展助推社会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立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以及善谋良策建诤言的表达者。
薪火相传,躬耕非遗“守初心”
对于家乡,要怀着“女儿对父母般的敬爱”;而对于非遗,要具有“父母对女儿般的疼爱”。在诸暨这座非遗宝库,她有着母亲守护儿女的强烈责任,交出了一份高分成绩:主持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完成6360个项目的调查整理,记录文字370万,诸暨市被评为浙江省非遗普查优秀单位;主持开展非遗系统性保护,诸暨市现拥有各级非遗项目115项,传承人138人;多次在全省非遗培训会上作经验交流;主持的多部文艺精品在省级比赛中摘金夺银,《金狮欢腾迎亚运》亮相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绍兴站文艺表演等。20年来,她历经非遗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2022年,诸暨市居浙江省非遗发展指数评估第8位。
情之所钟,感触良多。孟琼晖认为,对诸暨而言,传承和传播好西施文化,便是塑造诸暨文化新格局、提升城市形象的应有之义。作为对这一理念的诠释,2019年主持开展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委托的全国非遗记录与保护研究课题《西施传说》,2020年全国现场会在诸暨召开,《西施传说》顺利通过验收。2021年,西施传说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2022年,西施文化列入首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西施故里“一江两岸”文旅项目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文化基因解码成果转化利用示范项目。她主持出版《西施故事》,作为非遗邀约人,参加中央人民广播总台文艺之声《非遗有约》,宣讲西施传说等,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打上诸暨特色的美之烙印。
学而思之,不罔不殆。孟琼晖身体力行,主持参与20余部文化丛书的编写,主编地方文化著作10余部,“五个一工程奖”“映山花奖”“群星奖”等著述与成果相互辉映。一片非遗田园,她辛勤翻耕,抵御住了因工业化、商业化、城镇化的侵袭与抛荒,庄稼茁壮生长。
守正创新,逐梦共富“谱新篇”
新时代又赋予文化新使命,新使命又给孟琼晖新作为:在共同富裕的天空下,立足诸暨传统文化优势,致力资源整合,以满腔热情投身到“艺术乡建”的洪流中。近年来策划“铮铮越吟——越文化精品文物展”等重要文化活动100余场,引发社会热议,仅2023年浙江“非遗薪传”传统体育展演活动在线观看人数达200多万。
服务基层,唤醒乡村活力。孟琼晖首创提出“南孟文化”,对南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较为系统的阐释和传播,编辑出版《南孟文化》,组织开展南孟文化研讨、与孟子故里文化共建、南孔南孟联谊等,“南孟文化节”形成品牌,孟子小学入选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十二都村先后入选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等。2023年,她主持开展诸暨“非遗助力共同富裕”全省试点工作,聚力打造西施、珍珠、同山烧IP等一批具有浙江辨识度的非遗产业集群,各级非遗工坊年销售量预计超5亿元,带动就业近万人,《“同山烧酒”产业传承 酿造共同富裕美好生活》入选绍兴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案例,非遗共富市集——“苎萝市集”入选全省首批重点培育文旅市集。从乡村出来的她,深感要用文化链接人与人、人与乡村、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效激活人的个体价值和乡村资源价值,让文化真正成为乡村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变量。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政协)
作者: 编辑:杨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