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越读越有味

2024-02-19 09:23

来源:

让胆剑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王永昌

每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充满希望的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精神。同样,每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都流淌着生生不息的血脉和世代先民创造传承的风骨。这就是从历史走来并同时代现实生活相融相合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润物无声,她是一座城市由过去走向未来的根脉和灵魂,也是一座城市生命品位的标志,代表着这座城市生长的能力、智慧和魅力。

绍兴,是一座历史久远、文脉积淀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活力、蓬勃奋进的城市。这座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集会稽山的雄浑与鉴湖水的隽秀于一体,钟灵毓秀,物阜民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精神”,作为绍兴城市的人文精神,“胆剑精神”深深扎根于绍兴稽山鉴水的自然神韵、悠久灿烂的历史风韵和薪火相传的文脉遗韵之中。在独特生存和发展环境的磨炼下,绍兴人兼有山的稳健、水的柔情,刚柔相济。正是在不断吸纳、融通各地区域文化的过程中,绍兴逐步构筑起了以古越“胆剑”精神为底色的文化风骨,成为代代传衍不息的文化基因。在这些“越”字号的因子图谱中,既蕴含着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硬气和韧劲,又彰显出勇于开拓、富于冒险的气魄和胆略。

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部署和推动浙江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也是他嘱咐和指导绍兴谱写新时代“胆剑篇”20周年。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指导绍兴总结提炼“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的胆剑精神。之后,他又多次并在多个场合阐述过胆剑精神。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回浙江视察绍兴时,又一次嘱咐绍兴干部和人民,要继续奋发努力,谱写好新时代的“胆剑篇”。这是对我们的莫大鼓励和鞭策,是激励绍兴人民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先行实践的强大动力。

时间镌刻崭新的年轮,岁月见证奋斗的足迹。20年来,绍兴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大力弘扬胆剑精神,绍兴发生了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的精彩蝶变,实现了从资源小市向经济大市、总体小康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历史性飞跃,高起点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逐梦惟笃行,奋进正当时。站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的新起点上,绍兴将锚定“勇闯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新路子”的新定位,牢记嘱托,不负使命,在接续奋斗中,更加自觉地弘扬胆剑精神,更加主动地挺膺使命担当,奋力谱写好新时代的“胆剑篇”,让承载着厚重文脉和时代鲜活风采的胆剑精神,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发展大潮中,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光芒。

《胆剑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一书的作者刘孟达同志当年曾参与总结提炼、宣传释读胆剑精神的一些具体工作。近年来,他利用业余时间继续从事胆剑精神研究,且笔耕不辍,其精神可嘉可勉。本书是他这些年来勤奋耕耘的重要成果,也是目前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胆剑精神的学术专著。本书从历史和现实维度对胆剑精神的科学内涵、历史逻辑、文化蕴涵以及它的时代价值和弘扬路径,提出了一些具有学术价值的新观点。从总体上看,本书坚持学术性、突出时代性、注重可读性,史论结合,说理透彻,既有较强的历史厚重感,又有一定的理论深刻性,是一部解释、宣传和弘扬胆剑精神的重要读本。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对进一步推动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系哲学博士,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浙江省党建研究会会长

酌奇存真,玩华务实

边建松

以前读王阳明的全集,都是从心学角度去鉴赏的。最近读完李衍柱的《文艺复兴时代的王阳明》,才幡然醒悟,原来王阳明还是一位富有成就的文学家呀!“全才圣人”王阳明在每一个领域都堪称“专家”。他既是思想家,也是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我怎么会忘记他还是文学家呢!

想起他11岁随祖父上京时途经金山,宴席上口占一绝:“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依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情景理熔为一炉,认知世界的角度颇为独特,隐隐然少年老成,所以艳惊四座。

想起他38岁流放龙场驿时见到吏目一家三口暴死,留下一篇推人及己、哀婉凄恻的祭文。这篇《瘗旅文》文章语言精炼,情动于中,成为高考模拟卷的语言材料,这几年的高中生应该基本都做过该文命制的题目。

想起他53岁和学生一起游绍兴南镇庙附近,谈到心学关键问题时,以眼前景点拨指导各位随行者:“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没有贴标签,没有大道理,形象生动,物来见真意。

确实,有些书起到的是提示作用,即作者将他的发现传达给读者。《文艺复兴时代的王阳明》就是这样一本书,上编以“开启中国文艺复兴大门的思想家”为题阐述思想家的文学创作,这是一个崭新的角度,惊喜地打开读者的视域;下编则以大篇幅逐年梳理、汇编王阳明的文学作品,好像是一本王阳明文学创作的成长录,也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该书提醒我们,可以从文学的角度去观照思想家王阳明,去认识一个更加全面的王阳明;还可以从思想家角度,去思考思想如何影响文学创作。

确实,王阳明全集中呈现了诗、赋、记、书、论说、奏启等多种文体,这里的文学作品也许不算很多,但诸体毕备,不主一格;意象精炼,想象瑰丽;感情真挚,思想真诚,用《文心雕龙》的话来说是“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即使是那些平实的公文里也体现了王阳明运用材料、谋篇构思、斟酌语言等写作能力。

对古代文学,我们一般从诗歌和散文两方面去认识作者的创作才华。王阳明现存700余首诗歌,以古诗、律诗、绝句三种体式为主,内容上多为纪游诗、酬答诗、说理诗,前人论述王阳明的写作主体是“狂者”,写作境界是“洒落”,写作风格是“清隽宏畅,理趣盎然”。值得注意的是,王阳明创作了很多赋,辞藻繁密,铺陈其事,这是汉时流行而后代人不太写的一种文体。王阳明这样做,只能说他是一个沉浸于文体写作的人,一个纯粹的写作者,一个文字上的审美者。

王阳明的散文,记和序两种文体比较多。绍兴州山村人吴楚材在《古文观止》中选用王阳明三篇散文,分别是《稽山书院尊经阁记》《象祠记》《瘗旅文》,为明代作家中篇数最多。其实,高中师生对王阳明的熟悉,也大多是从他的散文开始,《象祠记》《书黄梦星卷》《书佛郎机遗事》《两浙观风诗序》 等篇目都是高考模拟的语言材料。《文艺复兴时代的王阳明》一书里还选录了王阳明33岁担任山东乡试主考官时编写的“下水作文”或“范文点评”,将这些可以归入教辅资料的应试文章也当作文学创作,可能很多人不以为然。对此,李衍柱先生解释道:“(这)是王阳明早期学习探索的概括总结。”李衍柱先生从“审美性、群体性、社会性”角度认识王阳明的文艺创作,是极具前瞻视野的。

《文艺复兴时代的王阳明》一书里还在相应文学作品后附录了王阳明的大量手迹,让我们可以集中品鉴王阳明“遒迈冲逸”的书法。忽然想起诸暨枫桥小天竺墙上嵌有王阳明的一幅书碑,是45岁的王阳明巡抚南赣汀回绍兴途中所书,有钤印“守仁”两字,此书帖内容也应收入王阳明全集,特此附记一下。

作者系诸暨市草塔中学教师

作者: 编辑:蒋超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