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茅威涛的本命年,也是她时隔37年再度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1985年,23岁的茅威涛与何赛飞合作《五女拜寿》登上当年的春晚舞台。同年,她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成为越剧界第一个获得梅花奖的演员。“第一次参加春晚时,我才‘刚出道’,现在都已经变成‘老艺术家’了。”茅威涛告诉记者,很荣幸这次能够带着新版《梁祝》再次登上春晚,以越剧之名给全国观众拜年!2006年,在越剧百年诞辰之际,茅威涛主演创作了新版《梁祝》,对梁祝原著与越剧剧种进行了最大化的诗意与浪漫的整合。经典的爱情传说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改造下,加入了《诗经·邶风·击鼓》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句,并把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反哺成为全剧的音乐主题,在新时代以全新的审美及手法创作出了传统戏剧新的演剧风格。在茅威涛看来,此次新版《梁祝》登上虎年春晚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它传承着中国人民的希望与理想,代表着一种源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祝愿。“老版越剧《梁祝》诞生在烽火硝烟的年代,越剧电影《梁祝》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在民间,梁祝的故事脍炙人口,打动大家的不仅是那个凄美的爱情传说,更是其中所表达出来的,属于中国人的希望与理想。”茅威涛说,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从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特别是在抗击疫情的当下,回头重新审视前辈们的作品,其中所蕴含的意义更加清晰起来。
从左到右依次为:韩再芬、杨少春、茅威涛。
中国戏剧史,半部在浙江。越剧,是从浙江走向全国的剧种。茅威涛说:“越剧的价值并不在于历史的沉淀,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剧种,但它善于学习、敢于创新。某种意义上说,越剧体现的正是‘浙江精神’。”而新版《梁祝》本身便是浙江乃至全国的艺术精品,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它亮相央视虎年春晚,对于推动浙江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有着标杆性作用。她也期待着,接下来浙江能打造出更多文艺精品。
作者: 编辑:叶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