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自1955年建设首座跨江通道武汉长江大桥开始,截至2023年12月,已建成包含公路、铁路、市政桥梁及隧道在内的140余座过江通道。
根据《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到2025年,建成过江通道180座左右;到2035年,建成过江通道240座左右,全面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充分、集约高效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系统。
纵览万里长江,一座座大桥不断刻录下中国桥梁建设发展的铿锵足迹。
上游,巫峡入口处,全长612米的重庆巫山长江大桥被誉为“渝东门户桥”。天堑长江一直是渝东区域经济发展的天然障碍,严重制约巫山整体经济发展的规划布局。重庆巫山长江大桥2001年12月开工,攻克了三大世界级施工技术难题,成为长江上第一座公路中承式钢管拱桥,自2005年1月竣工通车以来,不仅顺畅了渝东交通,更成为一道亮丽的三峡旅游景观。
中游,九省通衢间,我国首座公铁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历经近70年风雨,坚固如初、巍然挺立。这座“万里长江第一桥”兴建于1955年9月,两年后通车运营,是我国桥梁史上一座里程碑,打破了长江流域自古以来船运过江的历史。
下游,飞虹越大江,全长6772米的南京长江大桥,自1968年竣工通车以来,已成为支撑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关键交通节点。这是长江上第一座由新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主桥钢材全部由鞍钢炼制,有“争气桥”之称,开启了我国自主建设大型桥梁的时代。
视线再向下,长江入海口,由崇启大桥、上海长江大桥和上海长江隧道组成的过江通道,是由海上进入长江的第一座“桥梁+隧道”组合式过江通道,极大地缩短了上海至江苏东部地区的出行距离,有力促进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华东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编辑:金哲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