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武汉长江大桥,见证了我国长大桥梁技术的从无到有

2024-02-15 22:06

来源:

跨越时间长河,放眼万里长江,一座座大桥的建成通车,一项项纪录的接连突破,背后是我国桥梁建设技术的全面升级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

交通运输部公路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现代桥梁建设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独立自主、80年代的学习与追赶、90年代的跟踪与提高。

这一过程也基本反映在长江跨江桥梁的建设上。

建成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武汉长江大桥,见证了我国长大桥梁技术的从无到有。

始建于1960年的南京长江大桥,最初车道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桥下,南京长江大桥最高通航水位24米,可通过5000吨级货轮。

20世纪90年代,原交通部组织实施的桥梁跨江工程,促进了公路大跨径长大桥梁的发展,悬索桥、斜拉桥建设进步显著,混凝土结构梁桥和拱桥在跨径上也一再突破世界纪录。

1999年9月通车运营的江苏江阴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跨度超千米的特大桥,大桥设计、施工过程中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悬索桥施工与控制技术,突破了如大温差的钢箱梁路面铺设、北锚沉井等很多世界级难题,为中国后续同类桥梁工程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

随着桥梁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南京长江大桥同处江苏境内的润扬长江大桥,2005年通车,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下,润扬长江大桥通航净高达50米,可通行5万吨级货轮。润扬长江大桥的建造更是有了更明确的生态环保要求。大桥采取路面独立排水系统,路面径流水不直接排入长江,减少对长江水质的影响;大桥建造时对相关水域实时监测,更好保护施工段内江豚、中华鲟等动物。


作者: 编辑:金哲楠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