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接受度的提高,这些年整容逐渐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不少高中生、大学生都会选择微整形来调整面容,一些父母也乐于接受孩子整容的要求。但在高中毕业第一次整形后,欣怡(化名)就有点刹不住车,在大学里不断背着父母进行脸部微调。
容貌清秀的欣怡,从小一直有个心结,因为和父亲一样是单眼皮,不少人都觉得因此拉低了她的颜值,如果变成双眼皮会更漂亮。在心底深处,她一直有变成双眼皮的想法,还偷偷买过双眼皮胶、双眼皮贴纸等工具,努力变得更美。
等高三毕业那年,欣怡在社交平台上了解了不少关于割双眼皮的注意事项和具体花费,向父母提出要割双眼皮的想法。一开始父母并不同意,但欣怡努力说服他们,觉得改善形象有利于自己未来求职和择偶,母亲拗不过欣怡,便陪她去医院咨询,听说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小手术,最终同意她割双眼皮。
进入大学后,学艺术类专业的欣怡身处“众星环绕”的环境,班上的女生们整天争奇斗艳,在寝室里也经常相互比美。在网上获知了更多整容资讯的欣怡,整天想的都是自己这里、那里不如别人,比如,鼻子不够挺、下巴不够尖,只想通过整容来调整脸上的缺陷,所以她通过打工、攒零花钱、向同学借钱等方式筹钱,背着父母进行了多项微整形。
大三那年,母亲发现了欣怡脸上的异样,追问才得知,她陆续隆了鼻子、填了泪沟、垫了下巴,虽然都不是动刀的大手术,但和从前的容貌相比,已经有了不少差异。而且欣怡告诉母亲,自己还有抽脂、隆胸、丰臀等想法,只是暂时没有那么多预算。
从大众审美来看,欣怡在人群中属于中上之姿,为什么她还是不停地想整形?欣怡说她只想比别人更漂亮。因为无法缓解欣怡的容貌焦虑,又怕她胡乱做更多整形,父母只好求助心理医生。
心理咨询师:
美的标准很多 接纳自己很重要
“和欣怡的沟通中,发现她的容貌焦虑一直出于与别人的比较,但其实与人比较是没有尽头的。”资深咨询师钱国正表示,在深入地了解欣怡的成长过程后,发现她之所以会养成与人比较的习惯,是父母从小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在比,从学习到生活习惯,一直通过别人学习比你好、比你乖、比你穿裙子好看等方式与她沟通,所以欣怡在内心深处一直很自卑,找到整形的方法后,就逐渐无法克制,只要能比别人美,就愿意无止境地投入。
从古至今,流行时尚和审美标准一直在变,美没有单一的标准,而如今一些年轻人时常被不正确的心理暗示包围,比如有些商家故意制造容貌焦虑,让求职应聘、相亲交友被“颜值经济”强行裹挟,高富帅和白富美可以傲视众生,体态丰盈或身材矮小只能被无情消遣。
“每个人对美的认知是不一样的,要有足够的自我认知,才能找到自己的自信,而不是别人怎么说,就按照别人的说法去改变。”钱国正表示,在给欣怡做心理辅导的过程中,重点也一直放在让她接纳自己,原本的自己就已经足够好、足够美了,整容并不是人生的必要选项。同时父母也要改变态度,不能再用与别人比较的方式来激励女儿成长,而是要帮她一起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作者: 编辑:叶露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