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龙山后街:从幕后走向台前林佳萍

2024-02-15 08:08

来源:


  ■ 记者 林佳萍

  这个春节,相较于游人如织的仓桥直街,一河之隔的龙山后街略显静雅——节奏更慢,城市烟火气更浓,有着独属于绍兴古城的人文气息。

  龙山后街环绕卧龙山(俗称龙山),且路的大部分位于龙山北麓,而古人又习惯称南为前、北为后,故名龙山后街。许是因为仓桥直街名气太过响亮,多数时候龙山后街总是给人以脱俗闲逸之感,与人潮拥挤的仓桥直街形成鲜明对比。

  近年来,随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开发的深入,这条有着独特人文气息和历史底蕴的街道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

  2月14日,正月初五。午后,位于龙山后街的夷畅茶馆座无虚席,品茗、拍照、闲谈,格外悠闲。“这里换个视角看古城风貌,人家尽枕河,舟行碧波上,别有一番风味。”从事新媒体工作的夏南对江南水乡文化情有独钟,从安徽宣城慕名而来,在他看来,“这条街有最慢的生活”。

  龙山后街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这条街上名人故居林立,10多分钟的路程,分布着不下4处名人故居,这也让不少游客大为感叹。

  “龙山后街一侧环绕卧龙山,一侧傍临环山河,山水相依,从越王勾践筑城开始,越地政治的核心区便在这一带,因此历史上多有文人雅士和地方官吏寓居于此,可谓是藏龙卧虎之地。”绍兴古城保护利用专家屠剑虹说。

  从龙山后街由南向北行走,路南段两侧为粉墙黛瓦的传统民居和格局规整的台门建筑,被列为市级文保点的姚家台门就位于此处。在该路段上,还有易地而建的春山试寓,是古代绍兴士子应考所居之地。此外,范文澜、何廉臣、徐光宪等名人故居也位于此。姚家台门和徐光宪故居去年已被列入古城保护利用清单,越城区房管处和府山街道正在对房屋进行征收,后续将启动修缮保护工作。

  留下一条街,护好一座城,守住城市文化根脉。“这几年,绍兴在历史街区保护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在讲好名人故事,赋能古城文商旅发展方面更为突出。其中,仓桥直街、龙山后街都是很好的样板。”屠剑虹说。

  宝珠桥下的花筑·五十七号院,是首个在龙山后街落户的民宿,每到节假日生意都很好。随后,咖啡民宿、镜清茶房等相继落户。去年,乘着古城文旅市场发展和老台门激活政策的东风,冬悦里酒店也落户于此。“整个春节都是满房的状态。”酒店工作人员介绍。

  在龙山后街,富有年代感的老建筑已被活化为咖啡馆、民宿、茶馆,又一个老城文化地标以新的形象回归大众视野,积厚流光的古城底蕴与跃动升腾的现代活力交相辉映。


作者: 编辑:叶露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