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古城:金龙游 向未来

2024-02-10 21:48

来源:

天上的灯、河里的灯、岸边的灯……

古城:金龙游 向未来

  千架无人机上演“巨龙腾空”。

  运河与灯火相映成趣。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见习记者 张梦霞 记者 殷俊 实习生 章树

  “这才是年味!”

  “终于感受到年味的‘闹’了!”

  迎恩门风情水街河道两岸,人群摩肩接踵,“灯”成了最热的一个词。

  2月3日晚,“祝福·绍兴古城过大年”活动拉开序幕,一场“龙”元素的灯会打响了新春“闹年”的第一枪。花式灯组、无人机表演、乌篷龙船巡游……天上、河里、岸上,都不缺看点、亮点、燃点,古城处处是幸福年味。

  环城河,乌篷游龙

  “祝福·绍兴古城过大年”活动今年是第二届。正值鲁迅《祝福》发表100周年,今年活动从“祝福”的浓厚年味出发,以“运河乡愁,烟火古城”为主题,越城区、滨海新区、镜湖新区全域联动,迎恩门水街、城市广场、上大路、镜湖新区、东浦黄酒小镇及越城区各镇街举办新春活动共计100余项,共推出100余项活动,规模空前,亮点频现。活动时间从腊月二十四持续到正月十五,为春节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一场以灯为媒的活动,“升级版”的灯会是最大的亮点与创意。在迎恩门水街、城市广场、黄酒小镇,33组大型灯组、成百上千盏各色花灯,打造了灯火绵延的视觉盛宴。运河与灯火相映成趣,满眼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璀璨如梦。家住迎恩门小区的赵水英一早就赶来现场,“灯组造型比去年更好看了!气势也宏伟不少!”她感慨道。

  “三场灯会都与‘水’相关,重在传承发扬运河文化。主会场迎恩门的‘运河明珠’结合了运河与龙的元素。城市广场的‘山海奇越’,取材于大禹治水的故事,应龙、九色鹿等神兽都是吉祥的化身。黄酒小镇的‘运河文韵’,讲了水乡黄酒与婚庆的故事。”区社科联副主席王小梅说。

  灯火还蔓延到了河上。晚间,一支由50条乌篷船组成的龙船队伍巡游于环城河,赚足了眼球。一船一灯,头尾相接,从城北桥过迎恩门,再至“又一村”游船码头,展现了乌篷船、乌毡帽的水乡特色风貌,重历浙东运河与唐诗之路,有着别样的浪漫。船队宛若一条金色游龙,从历史游向未来。

  无人机表演更是创意十足。开幕式晚,1000架无人机在夜空上演“巨龙腾跃”,通过光点阵列变换,又幻化出北纬30度、迎恩门城墙、大善塔等经典建筑与祝福语,将希望与祝福传递给每一个人。灵芝街道工作人员金轶凡在现场感到震撼,“头一次看到无人机也能像烟火一样,演绎出绝美的画面。”

  王小梅告诉记者,这是越城区目前最大规模的无人机表演,将龙的元素、地标建筑等融入其中,兼备烟火气与科技感、时尚感。

  趣味的运河诗会也让人眼前一亮。NPC扮演下的鲁迅、李白、杜甫、陆游、贺知章、西施、范蠡……跨越千年的美人名仕,在花船船头与两岸市民互动。通过巧妙的主持,NPC各自俘获了一队萌娃,开启“斗诗”,有的萌娃出口成章,引得台下观众也驻足良久,从萌娃们的诗香里品味着年味和趣味。

  “打造‘祝福·绍兴古城过大年’文化品牌,是促进古城文商旅融合,弘扬传统历史,提升人气年味的重要举措。接下去每年我们会保持同一个logo、海报,推出系列活动,做深做强这个文旅IP。”王小梅说,除了以上亮点活动,三大会场以及上大路、镜湖新区、各镇街,将会持续推出新春活动。

  古城里,尽享年味

  一条运河、一城灯火,浸染的是烟火,凝结的是乡愁。这是一场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盛会。街巷、桥头、河上的男女老少,都在光暗明灭的灯火中寻得慰藉,感受喜庆。

  天气虽冷,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情。迎恩门前,车流拥堵,不少人一直把车停到国际摩尔城。而桥面、路面则是人挤人、伞挤伞,几乎找不到空余之地。

  “晚上6点半左右人就开始多了起来,我从来没见过迎恩门有这么多人,比山阴城隍庙会还夸张。”来自绍兴九龙救援队的志愿者李先生感叹道。

  一场大型活动,得福的不仅是像赵水英这样的水街居民,更有市内外闻声赶来的游客。除了汉服爱好者,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不少扛着专业设备的摄影爱好者。越城某广告公司职员冯立斌架着设备,忙着记录无人机成“龙”的瞬间、花舫国风的优雅、花灯巡游的靓丽。他也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人群,“人在景中,本身也是一种景。记录他们幸福的神情也很有意义。”冯立斌告诉记者,希望以自己的作品,将越城的风采与魅力,通过互联网传递给更多人。

  现场更多的还是拿着手机记录、化身“自媒体”的广大游客,将图文、视频发至各个社交平台。朋友圈遭遇刷屏,而抖音、小红书热度不减,微博话题热度更直冲1.2亿!不少外地游客带着好奇心,来古城探访“越”式年味。

  迎恩门风情水街营销策划人孙佳唯是最先感受到浓烈年味的人。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土生土长的绍兴人,但像扯白糖、吹糖人、看大戏这些情节,之前只从父母口中听到过,负责水街营销策划几年来,她感受到了年俗文化的力量,这个春节,迎恩门再现旧时场景,她感到欣喜万分。

  “第一次体验搡年糕,好久没有感受这样原汁原味的年俗了。”祖籍重庆的绍兴职校学生秦寒兵刚逛了民俗市集。“在重庆,春节家家户户凌晨放鞭炮,红色的包装碎屑也不清理,看着红红的很喜庆。绍兴这边没有特别热闹的活动。”但这一次,秦寒兵彻底扭转了他对绍兴的看法,“年味越来越浓,又听说今年烟花解禁,终于可以体验一回正宗的本地春节了!”

  人从众,商家开颜

  古城开启过大年,带来了客流、数据流,还有实打实的“财富流”。

  孙佳唯告诉记者,2月3日这天的人流有4.2万人,跟“五一”旅游高峰5万人流相差不远,对今年春节迎恩门的商家人气,她表示很乐观。

  “游客很多,生意很好,相比上周六,我们的营业额提升了30%,到晚上9点街道上人还是很多,我们一直等到10:30最后一批客人用好餐才打烊。”“绍府老味道”负责人程冰心说,昨天迎恩门很是欢乐,很多穿古装的美女来店里就餐,这样的氛围让自己也不时跑到店外去观赏空中的无人机表演和水上的古装画坊游,还买了手提龙年小花灯。

  九斤姑娘汉服工坊创始人马培军对“开门红”很是满意,店里昨天做了近5000元营业额,对比上周六直接翻倍。作为最早入驻迎恩门的商家,他内心很是欣喜,“我在迎恩门现有350平方米的店面在装修,新店面将成为整个绍兴做古装租售规模最大的一家店。”马培军表示,“古城过大年”活动给商家带来了更多的红利和商机,也给老百姓和游客带来了更多的年味和欢乐。

  水街边“依起烤吧”店内,过了晚上十点,店内还是人声鼎沸,串香四溢。收银台前的陈经理告诉记者,活动以来,门店接单量明显上升,预计春节期间将持续提升。“每次迎恩门举办活动,店里的人气一直往上升,收获一波福利。”他认为,活动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带动景区的旅游经济。

  “好的活动,需要新意,也需要有层层递进的亮点,昨天的活动,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热闹有人气,都能有欢乐点,不管手机镜头对准哪里,都能出片。活动策划得好、落地得好!所以古城过大年让大家都出来闹年了,这可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人首次感到的年味。”文旅策划人徐振东表示。

  从杭州特地赶来绍兴感受“古城过大年”的90后姑娘蔡晶表示,虽然杭州河坊街比这里人更多的节假日也有,但像“古城过大年”这样有这么多好玩的项目,这么多绝美的景致,这么多有意思的民俗的活动还是不多见的,她们一起来的朋友都觉得这趟来绍兴“闹”年太值得了。


作者: 编辑:金哲楠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