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有一种味道是在漫长的时光里慢慢陈酿的,这就是绍兴黄酒的味道。为了弘扬绍兴市越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小朋友一个有意义的寒假,绍兴市阳明小学2022级2班的向阳小队走进中国黄酒博物馆,开启红色研学之旅。
首先队员们看到的是:博物馆正门的两边有9个巨大的喝酒容器,上面有很多图腾;广场的右边有个巨型的木榨机,上面写99个不同的酒字。
走进大厅,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张出自于著名书法家甘稼泥先生的巨幅作品,让队员们知道:酒并不是刻意发明创造的,而是无意间得来的饮品,所以把它叫做“空桑偶得”。并也涨了一个知识:黄酒、啤酒、葡萄酒是世界三大古酒,其中黄酒独产于中国。
接下来章老师带领小队成员参观了酒史厅—在这里队员们了解到了酒的始祖有仪狄和杜康,“仪狄作酒拨,杜康作秣酒”。章老师后面又生动的讲了始皇祭酒、羲之醉墨、曲水流觞、李白斗酒等典故。
走出酒史馆我们来到了酒俗厅,在这里队员们深刻了解在人生中的每个阶段与酒的联系。如三朝酒、剃头酒、得周酒、散福酒、分岁酒、元宵酒等,这些或予庆贺,寄托人民的喜怒哀乐。
走着走着,迎面而来的一股香甜的味道,我们接下来就要到了黄酒制作手工作坊,在这里队员们看见有两个师傅正在进行封坛的动作,师傅们给每位队员倒上了小小一杯的甜酒酿。品尝着香甜的酒酿是队员们最开心的事情。
说起“绍兴”,也是一个水乡,当然少不了乌篷船,队员研学游的最后阶段就是动手操作啦,用他们的双手拼装着乌篷船,他们各个耐心的拼装。
通过此次研学活动,队员们了解了黄酒历史乃至“酒”字的历史演变,深刻感受到黄酒文化的独特魅力。
绍兴市阳明小学二(2)班向阳小队 余梦欣 指导教师:莫益敏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张艺涵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