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来了!
绍兴政协系统
第一届“最美政协人”
闪亮登场了
今天登场的是
陈海虹
陈海虹,越城区政协委员、绍兴市鲁迅小学高级教师、民进越城区基层委副主委。
颁奖词
对学生,她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辛勤园丁;对同事,她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模范师长;对政协,她是尽心履职、服务为民的优秀委员。
眼中有光 心中有爱
说起陈海虹的履职故事,要从2004年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说起,作为一名党派成员,参政议政是她对自己的第一要求。2017年,她又光荣地成为了越城区五届政协的一名委员,每次会议都不吝发声。她竭诚献智,积极建言,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名新时代政协委员的使命与担当。调研考察、民主监督、“请你来协商”、委员会客厅活动……处处都能看到她活跃并充满干劲的身影。在政协会议上,为全体委员进行履职培训、交流发言,分享学习心得;作为教育体育界别组组长和委员工作室领衔人,她经常深入到基层学校、一线教师和社区居民中去,积极发声,至今共撰写社情民意105条,提案25个,大会发言2次;作为市、区政协和统战一线工作部特约信息员,撰写的《“三多”现象严重干扰中小学正常教学秩序》等28条社情民意被民进中央、省、市、区政协、统战部等采用,并获得领导批示,解决了很多教育一线的问题,履职事迹先后被“越城政协”、“今日越城”、“浙江日报潮新闻”等媒体宣传报道。
坐而论道 起而行之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不仅仅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为社会贡献力量,为教育多做实事,成为她的又一宗旨。2019年,“双减政策”落地。作为一线教师,陈海虹欣喜的同时又不免产生了一丝担忧:“双减”关键是减负担,重点是升质量,这条路该怎么走才能确保它真正落地。而就在此时,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声音”也层出不穷,这些质疑的声音戳中了陈海虹的内心。只有调研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于是,她成立了“双减”课题组,走访了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等地,召集老师开座谈会,走近课堂倾听孩子的心声,发布网上问卷,了解家长对“双减”工作的认可度。2022年两会前夕,她形成了《加快构建课后服务体系 有效推进“双减”政策落地》的课题报告,客观分析了次生问题,并从健全工作制度、完善课程设置、建立四项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课题成果获得2022年绍兴市参政议政优秀成果一等奖,并作为2022年绍兴市政协九届一次大会发言,获时任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批示。
用情坚守 书写答卷
“谢谢你,没有你为我们全体女教师呼吁,我这病真不知道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周老师握着陈海虹的手一度哽咽,感激的话不知该如何表达。这一幕场景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了陈海虹的心中。即将退休的周老师在2019年体检中被查出早期乳腺肿瘤,幸运的是,因为尚在早期,通过手术很快得到了根治。2019年对于陈海虹来说,倍感欣慰的莫过于《关于为全区女教师开展妇科检查的提议》这份提案,通过党派直通车,得到时任区委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批示落实,确保了每位女教师都能享受到应有的待遇。
陈海虹就是这样默默地关爱着,希望多为师生做点实事。2019年我市开始实施“明眸亮睛”工程,她的提案《建议在越城区人民医院挂牌成立区儿童青少年防近防控指导中心》再次得到了落实,现在越城区中小学生一年两次的视力普查工作持续跟进,还形成了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和近视大数据库,学生近视率每年下降1%以上。
梳理过去七年的“履职清单”,陈海虹委员始终站在教育的一线倾听与发现,这是一位教育人的坚守,也是一位政协人的初心。她身在基层,关注基层,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凭借着扎实的调查研究功底,提出了更多贴近三尺讲台、惠及广大师生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政协)
作者: 编辑:杨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