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九届人大四次会议前后,绍兴人大微信公众号特开设“代表履职故事”专栏,分享来自各行各业人大代表履职经验,展示我市人大代表风采。
杜萌颖
绍兴市第九届人大代表,诸暨市融媒体中心专题部副主任。
我叫杜萌颖,是诸暨市融媒体中心的一名记者。回顾7年来的履职历程,我已共计提出代表建议9件,参加视察调研活动24次,参加代表主题活动17次。结合绍兴、诸暨的实际,我在深入开展走访服务、践行推广“枫桥经验”两个方面,积极履行一名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
持续开展走访服务
密切联系选民群众
一是在倾听一线心声方面。我借助记者这一身份便利,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平台、抓住参加代表主题活动的机会,走社区、访部门、串乡镇,倾听群众和村社干部的心声。2023年我响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撰写学术论文。作为城市居民,最无奈的事,是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家园。但是我发现,在诸暨有一个共享小区,居民们把自家乡下种植多余的蔬菜瓜果,放在小区的门口的筐里,让邻居们免费取用。谁家烧饭少了点葱姜蒜,随时来这里取。想不到几株青菜萝卜,就让大家慢慢熟悉起来。几年后,大家协商筹款,新建了服务老人、儿童的公共设施。我们总说,住在城市不如住在农村,邻里间没有人情味,但是在这个小区,我看到了意外。通过多地调研,我撰写了《普通小区与共享小区居民对待小区公共事务心理差异》的研究论文,获得了第三届“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国性学术征文比赛二等奖。
二是在参与志愿服务方面。我积极报名加入公安局护企优商服务中心义警队伍、总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志愿队,开展为民服务。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党媒三进”活动,进工厂、进市场、进社区,接收群众爆料、开展广电服务,为新闻服务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践行推广“枫桥经验”
深入参与社会治理
一是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2022年,我积极响应绍兴人大号召,在首个“枫桥经验宣传月”期间,组织联络并推出了“我拍身边的‘枫桥经验’”短视频大赛。2023年,我又策划在诸暨西施眼APP上推出了“法治轨道上开展矛盾纠纷化解”专题等。
二是提出“品牌化”的主题建议。在一次外出采访中,我看到,有一家私人企业,在营业大厅里打出了“枫桥式服务”的标识,当下就感觉这样欠妥。我想,“枫桥经验”是绍兴的一块金字招牌,更应该规范着用、保护着用。2023年是“枫桥经验”诞生60周年,在当年的绍兴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我提交了《关于规范“枫桥经验”应用场景 加强相关领域的监管规范的建议》,提出建设“枫桥经验”品牌体系等3方面意见。绍兴市委政法委立即推出了系列举措,包括对全市“枫桥式”系列建设命名出台了严格的审核备案标准等多项条目。同时,还开展了“枫桥经验”商标注册筛查,有力的维护了“枫桥经验”发源地的合法权益。三是提出多维度的治理意见。每年两会期间,我都会提出与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相关的建议。这些建议涵盖了枫桥学院建设、交通治理、社区治理等不同方面,均得到了相关单位部门的回复,促进了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我知道,自己远不是最优秀的,但我始终坚信,积跬步、行千里,微光成炬、凝星成河的力量,我也时刻准备着,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身履职能力,提出更高水平的建议,并时刻接受群众的监督。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人大)
作者: 编辑:杨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