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积极推进爱心食堂常态长效建设,让爱心食堂遍地开花。通过两年多时间建设,现有村级爱心食堂269家,服务371个村(社)的1.3万名老人。
民以食为天,老年人的就餐“小事”,就是民生“大事”。数据显示,在诸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有30.5万人,占该市常住人口的25.2%,“老年人吃饭问题”日益凸显。守护好老年人幸福“食”光,让老年助餐服务既“暖胃”又“暖心”,从“有的吃”向“吃得好”转变,承载着老年人满满的幸福,传递出浓浓的民生暖意。
老年助餐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多元参与。在政策措施上,各地需瞄准一体化、精准化管理不断发力,扩大老年助餐服务的覆盖范围、提升供给质量和便利程度。在参与主体上,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需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品牌餐饮、外卖平台等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将老年助餐服务的公益属性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在服务模式上,要充分鼓励各地创新老年助餐组织形式、服务模式,根据所属区域的老年人口、服务半径、用餐习惯等具体情况,合理安排经营时间、菜品种类、就餐方式等服务细节,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助餐需求。在资源统筹上,充分利用社区空间资源、综合服务设施,探索发展社区食堂、老年餐桌、助餐点等就餐形式,让老年助餐服务与社区居民服务同频共振。在强化监管上,将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重要内容,纳入基层工作考核等评价体系,同时不断拓宽助餐服务评价渠道,做到及时汇总意见,防范化解风险,让老年助餐服务的落实更安心也更贴心。
作者: 编辑: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