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年夜饭:一年等的这一餐

2024-01-29 08:40

来源: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日三餐,在人们的心目中,唯有年夜饭是最具仪式感、最为隆重和最有意义的。哪怕一年四季奔波在外的人,临到年关,都会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奔向车站、码头,为的是赶上家里的那一餐年夜饭。这一刻,归家的情感是那么地兴奋与迫切,在外的生活不易,旅途的车马劳顿都被与亲人团聚的喜悦抵消了,脸上显露出的都是舒心的笑容。回家过年吃年夜饭,是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认同,是镌刻在心底里的“乡规民约”,更是乡愁的载体,亲情的召唤。随着年的临近,无论大人、小孩都兴奋地等待那诱人而丰盛、祥和的年夜饭。岁稔年丰的喜悦、团圆喜庆的景象洋溢在年夜饭的氛围中。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桌,摆上桌面的是最好的菜、最好的酒。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连平时滴酒不沾的也得喝上几口。酒满杯,情相亲,你敬我喝,推杯换盏其乐融融,有些家庭虽只有五六口人,但也要摆上十个座位,十双碗筷,十盅酒。这里有讲究,叫做“十全福寿”。菜肴取的名字也是最好听的,大多含有寓意。“十景暖锅”是餐中的主角之一,原料多样,有荤有素,鱼圆滑溜溜,饼子像拳头,蛋糕黄娄娄,海参乌娄娄,葱花绿油油。热气腾腾,乐其口福,取其团团圆圆、十全十美之意。“油炸春卷”,其馅心可甜可咸,最通行的是小炒春卷、地力春卷和豆沙春卷,取意喜迎新春,步步春风。“鲞冻肉”肉、鲞同煮,成菜上面必盖有白鲞头一个,鲞头虽无吃头,却尊为“有想(鲞)头”,有希望之意,表示吃了会有奔头。“元宝鱼”则用大大的鱼尾巴油煎而成,放在碗里,正好两边翘起,宛如元宝,只看不吃,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兆头,一直要到正月十八,俗谚“十八日头落”,才吃它,绍兴话“鱼”“余”同音,表示岁岁有余的美好愿望。“八宝菜”是一款素菜,用腌菜、冬笋、黄豆板、千张等八样蔬菜烧成,绍兴习俗,吃了八宝菜来年可以不欠债,八宝齐来,寓意财源亨通。用泥藕、荸荠、红枣烧成的甜碗叫“藕脯”,民间取其齐齐备备,偶偶凑凑,寓意阖家安康,万事如意。“芋艿螟脯”是由晒干的墨鱼以水发后与芋艿同烩成肴,也是少不了的寓意菜。因“螟脯”与“明富”谐音,讨个来年生活富有的彩头。年糕、粽子,也是年夜饭中必备的,用此两盘点心,读书人家寓意为“高(糕)中(粽)”,望来年必定考试高中或有所长进,普通人家则意取“年年高(糕)”“代代子”。此外,还有“小炒”“素蛏子”“白斩鸡”“酱鸭”等菜肴。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外出者多于年底赶回家里与家人团聚,如无法赶回,则家人亦于席间多放一只酒盅、一双筷子,以示团圆。

年夜饭是要平安、顺当的,这可预示来年的吉利与顺达。因此,生活当中如有意外,也有用吉利的话语来补缀。如碗敲破了,就叫“岁岁平安”;缺点原料,用其他的替补,叫“偶偶凑凑”,意为正好。餐具,拿出平日不舍得用的,一般人家的餐具是红花图案的高脚碗、二落碗和大海碗,条件好些的有用粉彩瓷器的餐具,图案有石榴的、寿桃的、五子登科的等。哪怕淘气的小孩闯了“祸”,大人们也不予责备与打骂,以确保年夜饭祥和的氛围。

年夜饭菜肴的优劣,那是由家境量力而行的,但期盼好生活的愿望是一样的,满满的热情,诚心诚意。年夜饭成了情感交流、家庭和睦的载体,餐桌上的欢声笑语,构成了古城绍兴年节食俗的生动画面。

分岁完了,男人忙于贴春联,挂年画,女人忙着搓吞吞(无馅心的汤圆),准备大年初一早晨供神和供祖先用。在各种器皿上,要贴用红纸剪出的元宝,叫“压岁”。特别是米缸、水缸、腌菜缸上,非贴不可。然后,还有令孩子们挂念已久的事,那就是分压岁钱。孩子们向长辈行礼,意为明年再见。而长辈就把用红纸包着的压岁钱分给他们,但当时不能拆开,要放在枕头底下压过夜,这就是压岁的意思。玩累了的孩子们睡在床上,心中默默地盘算着钱的用处,带着甜蜜的笑容进入梦乡。大人们则谈天说地,品着香茗,和着炒货与茶点,筹划着自己心中的诗和远方,守着岁,迎接新年的到来。

“过年须在家乡才有味道。”一年一度的年夜饭在人们饮食活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其主旨是欢乐、平安、吉祥、团圆和期盼。期盼着来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年夜饭使人回味与思恋,慰藉着人们的心灵,这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涵盖故土人情、民风习俗,寓示着人心向善求和,反映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