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医生的两副面孔》《沈御医的两副面孔》先后入选爱奇艺“云腾计划”,前者被改编成网剧上线,后者的改编正在筹备之中;中医药题材的儿童书籍《中华小药仙》入选浙江省2022年度网络文学优秀扶持作品……
这3部网络小说的作者小香颂和她笔下的人物一样,有着“两副面孔”——真名傅声煦,柯桥区一小学美术教师,另一重身份是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浙江青年文艺人才培育工作重点项目“新雨计划”成员。
近年来,她创作了一系列中医药题材的网络文学作品,广受读者欢迎。在以速度和流量为王的网络文学圈,傅声煦不紧不慢,深耕中医文化,写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舍医从文
《越医赋》中有一句“馥生文钊,城乡二傅”,说的便是傅氏中医,家族世代行医,已传承至第五代。傅声煦记忆中的童年,有泛黄的医书古籍,有一张张手写的药方,有捣药的药杵和晒干的药材。她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长大,并没有被要求传承医术,由着自己的兴趣选择了美术专业,同时一直热爱着文学,大学时期,开始在当时流行的网络文学平台连载小说。
毕业之后,傅声煦回到绍兴,工作、成家、生娃,一停笔,就是十年。2020年,当她决定再次回归时,网络文学圈子早就风云变幻。当她为题材苦恼时,家族长辈从事中医事业的身影进入她的视线,她决心用写作传承中医文化。
2020年3月,傅声煦开始在“爱奇艺文学”连载中医题材小说《萧医生的两副面孔》,通过青年名中医和中医世家之女的青春故事,讲述当代年轻人对中医的传承和发扬。7个月后,55万字的小说《萧医生的两副面孔》连载完毕,获爱奇艺文学“2020年度最佳新作奖”,并改编成网剧《不一样的萧先生》,于2023年8月22日在爱奇艺播出。
《萧医生的两副面孔》大获成功之后,傅声煦推出新作《沈御医的两副面孔》,这是一部集合古装、甜宠、美食元素的小说,故事发生在宋代,为读者展示一个古代版医者仁心的故事。最近,《沈御医的两副面孔》入选“云腾计划”,秀合影视成功中标项目,将把它改编成网络短剧在爱奇艺上线。
试水童书
前不久,当编辑把《中华小药仙》的排版定稿发给傅声煦时,她正准备开始一堂小学美术课,看着孩子们水汪汪的眼睛,她知道,每个学生都在书里留下了印迹。
《中华小药仙》是一出结合了中医药文化、宋韵文化、地域特色的热血少年成长记,有初出茅庐、药王争霸、妙手仁心、身世谜解四册。主人公小元胡无父无母,从小与鉴湖村七尺庙的住持玄参师父相依为命。玄参师父慈悲济世,医术高明,元胡耳濡目染,知道一些药理。机缘巧合之下,小元胡得到“金手指”——忽然能与草药精灵对话,由此对药材药性更加熟悉,怀有一腔济世救民热忱的小元胡一路打怪升级,靠着村民们送的神奇法宝“小黑伞”收服了许许多多的草药精灵为己所用。元胡斗奸佞、救万民、除疫情,为了天下苍生舍生取义,最后浴火重生。
《中华小药仙》对于傅声煦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从网络文学到传统文学,从青春偶像题材到少年儿童题材,其中有着不小的跨越。在近10年的教育工作中,她对儿童的心理、思维、喜好有充分的了解。
“在写作中,我常常会想,如果是我们班的学生会怎么说?在事态变化时,不同性格的孩子会怎么应对?这个情节设计,孩子们会不会认为太幼稚?”傅声煦告诉记者,在此书写作中,她常常这样代入孩子的角度。
傅声煦认为,写童书,需要一些“反套路”,因为孩子的眼光是直接的、真实的,如果为了说教或为了自圆其说而去设计情节、对话,会被他们一眼识破,应该认识到孩子们是一个个独立个体,与他们进行真诚的对话,这使得《中华小药仙》的故事中有种真实的童真。
落子宋韵
“镜湖水如月”,“新妆荡新波”。傅声煦从小生活在鉴湖之畔,家族世代行医,家里总微微透着一股中药材的香气,这一缕药香伴随着她的成长,也渗透在她的作品与精神气质中。
《中华小药仙》《沈御医的两副面孔》的故事都以南宋为背景,并非巧合。2018年,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播出,该剧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讲述了一个北宋官宦世家的少女在古代礼教制度下的奋斗传奇。傅声煦很喜欢那部电视剧,宋代生活中的风雅让她心向往之。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她决定进一步研究宋代的历史背景,案头读物都是“宋代书单”,《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南宋行暮》《东京梦华录》《在宋朝过的那些年》《食在宋朝》……
2021年,浙江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当傅声煦开始写《沈御医的两副面孔》,她决定把故事背景放在南宋。书里结合二十四节气,介绍时令养生美食,普及药膳知识,寓医于食、寓识于乐,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华小药仙》虽是童话故事,但时代背景也在南宋,地点设置为南宋绍兴府,融入南宋时期的游戏、服饰和饮食起居。
落子宋韵文化,是误打误撞,也是“顺从本心”。如今,宋韵文化中呈现的清简雅正的艺术审美、深沉壮阔的家国情怀、探幽索微的人生哲思,更是滋养着傅声煦的写作与生活。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方嘉华